劉龍飛從丞相府回來後,正巧這天呂幼蘭和籍興從繡衣府回來得也早,夫妻兩人便在客廳內坐著聊了會兒閑天。而這時籍興進來見朱買臣來了,還是一副氣呼呼的樣子。劉龍飛一聽好朋友來了,便起身相迎將他讓進了客廳。朱買臣見呂幼蘭也在,連忙給這位弟妹也見了禮。因為劉龍飛最近挺忙,所以他和嚴助有段時間沒來劉龍飛的客卿府了。劉龍飛見他臉色十分難看,連忙問出了什麼事情?朱買臣劈頭蓋腦就來了一句還不是因為這個張湯。劉龍飛和呂幼蘭對視了一眼,忙讓朱買臣說下是怎麼一回事情?朱買臣講漢武帝劉徹南巡回來後頭一次上朝,朱買臣特意起了個大早趕到了宮中,而這時還未到早朝的時間,漢武帝劉徹也還沒有前來。朱買臣可是做過張湯上一級領導好幾年的人,這點連劉龍飛和呂幼蘭也都是清楚的。張湯現在作為禦史大夫,按照日常巡查製度則負責在每次早朝前照例觀察百官,察看有沒有失議的。說白了就是執行朝廷紀律的督查官,從丞相到百官都在管轄內。他看到了朱買臣後,神色沒有什麼反應直接忽略過去。估計大漢朝官員太多了,張湯的注意力則全在官員們的禮儀舉動上。而朱買臣此時已注意到了張湯,並隨著張湯動作轉頭打量著他。見張湯不過來主動向自己施禮和問好,且表現得好像不認識他一般心中甚為不快。
於是,就一直偏頭看向張湯。張湯注意到了朱買臣的動作,麵無表情的過來對之嚴肅批評,讓他注意朝會禮儀,等一會兒漢武帝劉徹來了再這樣失儀可就是犯了重罪。朱買臣沒有想到張湯這麼不留情麵,讓他朝堂官員麵前下不了台,心裏非常的氣憤。但因為此時又眾多文武官員都在,他也不能將張湯怎樣,隻能是唯唯諾諾表示他接受建議。朱買臣是誰啊,好歹也是丞相府內的長史,管轄著左右長史。在丞相府內除了莊青翟,可就是他的職務最高了。更何況他現在受到漢武帝劉徹的委任,還兼任著內史一職。這個內史是做什麼的呢?在這裏先和大家簡單講兩句,內史在當時,就像是長安和三輔地區的市長。而京兆尹,則像是這一帶的市委書記。隻是他與京兆尹的分工與職責不同罷了,但他卻不受京兆尹的管轄,是直接對皇上負責的。本來這就是件小事情,卻在朱買臣的心裏種下了一根刺,認為張湯故意針對他的。這是前幾天的事情,而今天下午劉龍飛去拜訪莊青翟時,朱買臣有事則去禦史大夫府找張湯辦事去了。而這個張湯見朱買臣來找他,也不知道怎麼想的,竟然沒事卻拖了很久才來見朱買臣。一見麵張湯便責怪朱買臣為何不向他施拜見之禮,好歹自己現在是禦史大夫。
朱買臣一見沒有辦法,也覺得確實自己理虧,隨即恭恭敬敬地向張湯施了拜見之禮。而在後來兩人溝通當中,張湯則一口一個老朱叫著,自己還歪坐在正堂的官位之上。因為自己是受丞相莊青翟之托前來與張湯商議事情的,朱買臣隻好強壓胸中的怒火好歹算是將事情溝通完畢了。等他回到丞相府向莊青翟複命以後,越想越不是滋味便跑來客卿府找劉龍飛訴委屈來了。劉龍飛聽著朱買臣的敘述,眉頭不由緊蹙了起來。這個張湯啊,怎麼現在如此為人處世?在昨天下午漢武帝來探望他時,劉龍飛曾因為張湯的事情,與劉徹聊了幾句。他明確對漢武帝表示張湯是不適合位列三公做禦史大夫的,希望劉徹盡快將他換下來,否則會出大事情。漢武帝問他誰比較合適,劉龍飛說趙禹要比張湯強得多了。今天聽完朱買臣講得這些事情後,更覺得自己的意見是對的了。但這件事情的主導權在漢武帝劉徹手裏麵,所以他也不便說得過多。從昨天漢武帝的神色表情中不難看出來,劉徹還是很欣賞張湯的。而說張湯不適合幹禦史大夫這個話,也就是出自他的口漢武帝才不好說什麼。倘若換一個人,估計早就受到申斥了。劉龍飛此時也隻好安慰了一番朱買臣,說他抽空找張湯好好談談,讓朱買臣何必與張湯置氣呢。而呂幼蘭在一旁也不住解勸,朱買臣情緒這才緩和了不少。見天色已晚,劉龍飛索性就將朱買臣留下,他又親自下廚去做了幾個朱買臣愛吃的菜,兩人又開懷暢飲了一通後,才讓籍興駕車送朱買臣回了丞相府。
這個張湯啊,也著實令劉龍飛感到頭疼。這幾年但凡劉龍飛在長安,就總能聽到很多人對他表示不滿。他無論是幹太中大夫、廷尉還是現在的禦史大夫,都有不少人對其有意見。這可實在不是什麼好事情,因為做過他類似職務的人幹得比他好的有得是,可人家都沒招致如此多的非議。提起這個張湯,繡衣府呂幼蘭等人對他意見也很大。現在這家夥,已經逐步顯露出來與繡衣府不大配合的苗頭了。劉龍飛在長安時,張湯底下的人還不敢造次。而他去前方作戰或者因公離開長安時,張湯手下的人態度可就很能說明問題了。有關這個問題,呂幼蘭也已經不是第一次和劉龍飛反映了。對誰有看法或者鬧意見都沒有關係,但前提原則是必須將工作幹好,不然是會出大問題的。第二天劉龍飛去繡衣府處理公務,發現有件事情是他去盤龍山之前就已經吩咐過得,可到現在還沒有落實,便命人將李瀚找了過來詢問。一了解才知道,是有個手續禦史大夫府上一直壓著未給辦理,所以這件事情進行不下去。劉龍飛一聽有些惱火了,就命籍興前去禦史大夫府上將張湯請過來。等了大半天,籍興帶著禦史大夫府上的禦史右丞來了,見張湯有事情他等了半天來不了,所以將禦史右丞派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