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終章(3 / 3)

其實事情也並不複雜,謀害五公主的事情倒是不算是宣國公府做的,頂多隻算是宣國公夫人的個人行為。

宣國公府想要扶持三皇子,自然不會去謀害三皇子的同胞妹妹,沒得結成仇人,但是宣國公夫人例外。

二皇子是怎麼死的,宣國公夫人十分清楚。宣國公夫人疼愛長女,愛屋及烏,是打心裏疼愛她遺留下來的外孫的。二皇子死的時候,宣國公夫人傷心得心都像是被人撕掉了。她是恨毒了趙嫿,可惜趙嫿死了,她便將這份恨意轉嫁到了三皇子和五公主的身上。三皇子是府裏要扶持的對象,她不能動,可是五公主對宣國公府沒有利益價值,自然就成了她泄恨的對象。

趙嫿剛死的時候,三皇子迫於生母的遺憾,跟宣國公府走得還是有些近的。隻是後麵大約心思漸漸轉過來了,又跟宣國公府疏遠了。可是五公主看到這樣著急啊,她怕宣國公府會跟三皇子離心,便自己去替兄長拉攏宣國公府,時不時的去宣國公府表示親熱。

公主沒有聖旨不能輕易離宮,她便偷拿了三皇子的腰牌扮成三皇子出去。三皇子和五公主是雙胎,長得還是很有些像的。穿上男裝,不常見過三皇子的人,還真的認不出來。

宣國公夫人看著常來宣國公府的五公主,一開始隻是恨,恨得想殺了她。恨到後麵,便想著怎麼能毒死她。五公主不能死在宣國公,要不然會連累宣國公府。

於是她後麵便買通了京城智珍樓的一個廚師,然後等五公主再來的時候,便交代自己的孫女帶五公主去宮外玩。又跟她道:“五公主在宮裏沒有機會看外頭的情景,對外頭定然稀奇,你帶她去外頭逛逛吧。”

可是大家閨秀不能輕易拋頭露麵啊,宣國公夫人又說了,坐在智珍樓上就可以看到外頭的情景,智珍樓上的佳肴也很不錯。

這位受宣國公夫人叮囑的趙二小姐,便是宣國公世子的嫡女,閨名榮姐兒,宣國公世子夫人和趙嫿曾私下約定,要讓她嫁給三皇子的。趙二小姐想要討好未來的小姑子,於是照祖母的話跟五公主說了,五公主果然心癢。

結果等到了智珍樓,趙二小姐點了幾個菜湯,邊吃邊看外麵的風景。五公主平時喜愛一道蘑菇湯,趙二小姐自然也點了這一道湯。可是這湯裏不僅有食用的蘑菇,裏麵還加了一些跟這種食用蘑菇十分像的毒蘑菇,然後悲劇就這樣發生了。

皇帝哼了一聲,跟徐鶯道:“趙章氏以為事情不是發生在宣國公府,又不是直接下毒,而是利用跟食用蘑菇相似的毒蘑菇,便能將自己撇開了。就算後麵說起來,也隻道是酒樓將毒蘑菇誤當做了食用蘑菇,是晥兒自己倒黴。自作聰明,她也是太小看我的智商了。”

徐鶯道:“趙章氏也真下得了血本,為了撇開宣國公府的嫌疑,連自己孫女的性命都不顧了。”

皇帝諷刺道:“趙章氏既然是趙二的祖母,她自然了解自己的孫女。趙二對蘑菇過敏,心知趙二不會食用這一道湯的。”隻是她沒想到的是,趙二為了討好五公主,會不顧自己的身體和五公主一起食用了這一道湯。

但就算這樣,趙二比五公主食用得也少很多,中毒也不及五公主深。後麵救了回來,隻是趙二變成了癡呆。這隻能說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宣國公夫人謀害皇家的公主,雖說宣國公府其他人並不知情,但一府的人本就是一損俱損。宣國公夫人最終逃不過一個死字。

三皇子心善,為宣國公府的其他人求了情,皇帝看在三皇子和失去的先皇後和二皇子的麵子上,饒過了他們的死罪。雖然逃過了滅族的命運,但爵位被奪,家產抄沒。

隻是他們這種過慣了富貴生活的人,一夕之間變成身無餘財別無長物的平民,其前途也是可想而知了。

宣國公府的沒落在京城引起了驚濤駭浪,誰能想到這曾經煊赫一時的外戚宣國公府,轉眼便成了曆史的一道雲煙,真是雷霆雨露均是君恩。

隻是屬於宣國公府的時代早就過去了,這些驚濤駭浪沒過多久便慢慢的平息下去。

宣國公府的事情過去沒多久,接著便二公主出閣。皇家的喜事漸漸蓋過了宣國公府引致的風波。

隻是誰都沒想到的是,在二公主的婚禮上,卻又爆出了三皇子醉酒調戲了二駙馬的兄長,穎國公世子的一個妾室。

皇帝雖然盡力將這件事壓了下去,但當時看到的人太多,對三皇子的名譽還是造成了影響。

過後三皇子來向皇帝請罪時,皇帝看著他許久許久,終是無奈的歎息一聲,道:“其實你不必如此。”

三皇子跪在地上低著頭沒有說話,但心裏卻想,這是對大家來說都最好的方式。

立儲講究立嫡立長,他比四弟年長,又有母妃以前替他經營的慧賢之名,就算沒了宣國公,也還是有一些想要從險種求富貴權勢的人站在他身後搖喊呐威的。隻有他失德,才會徹底絕了那些人的願望。更重要的是,也絕了自己後路。

他不想再背負著母妃的不甘過日子了,那樣太苦太累。

三皇子對皇帝道:“兒臣想求父皇,讓兒臣出宮建府。”

皇帝走下去將三皇子扶了起來,十四歲的三皇子,長得快跟他一般高了。他有些不忍,扶著三皇子的手臂道:“你們都是父皇的孩子,父皇總想保全你們每一個,可是事以願違,父皇既沒有護住你二哥,也讓你傷了心。”

三皇子同樣扶住皇帝的手,看著他道:“父皇一直是好父皇,是兒臣最敬佩的父皇。”

皇帝拍了拍三皇子的肩膀,再沒說什麼。

皇帝最終還是同意了三皇子出宮建府的請求,提前給他封王,自己親自擬爵號為“明”,即明王,意為通透之意。

皇帝這時候讓三皇子開封建府,多少有種像是發配的意思。正在大家都猜測皇帝是因為他失德的事厭了他的時候,皇帝給三皇子的親王禮遇又高出一般的王爺許多,王府比一般的親王大,俸祿比一般的親王高,封地比一般的親王大,讓人看著實在有些摸不清頭腦,不知道皇帝究竟是討厭明王呢還是喜歡明王呢。

三皇子遷入王府的那一天,皇帝親自送了三皇子出宮,然後站在皇宮的城牆上,看了他許久許久,一直到再看不見他時,才回了玉福宮。

他躺在徐鶯的膝蓋上,握著徐鶯的手,跟她道:“我大概不是一個好父親。”

徐鶯輕輕的拍著他,像是平時哄著七皇子一樣,對他道:“皇上是好父親。”

皇帝愛他的每一個孩子,雖然有時候有不如意的結果發生,但皇帝已經在盡力避免。而這一代的皇子中,雖然也偶有爭鬥,可大麵上還是和睦的,並不像先帝時候那樣鬥得死去活來。

皇帝沒再說什麼,過了好一會之後,才有道:“對了,我有一道聖旨要給你。”

徐鶯有些疑惑,皇帝則已經吩咐鄭恩將聖旨拿了進來,然後親手拿給了徐鶯。

徐鶯攤開來看了看,洋洋灑灑幾十字:

谘貴妃徐氏,敏慧夙成,謙恭有度,肅雍德茂,弘昭四德之修。蘭殿承芬。允佐二南之化。茲仰承懿命立徐氏為皇貴妃,朕親授冊寶。特旨,欽此。

徐鶯將聖旨合起來,看向皇帝,心中不知是什麼感覺。其實她已經是貴妃,生四子一女,聖眷優渥,當不當皇貴妃其實沒多大分別。但徐鶯還是感動於皇帝的一份心,猝然之間便眼睛濕潤。

皇帝握住她的手,笑道:“別哭,本是想讓你高興一下的,反鬧得你哭起來就辜負我的心意了。”

徐鶯忍了忍眼淚,笑了起來,道:“我這是喜極而泣,你懂不懂。”

皇帝也笑了起來,畢竟已經是四十歲的人,眼中有了魚尾紋,可是笑起來仍是好看。他拉住徐鶯的手,緊緊的握住道:“昭兒以後會繼承我身上的重任,但儲君身上背負的責任太多,一不小心便會被壓垮。昭兒雖聰慧,但畢竟年紀還幼,行事也不夠老練,所以我打算多教他兩年,再立他為太子。我希望你明白,我並不是不疼愛他,或對他不滿意。”

徐鶯笑道:“這是朝事,我一向都聽皇上的。”

皇帝笑了笑,伸手將她拉了過來,將她抱在胸前。

外麵陽光照射進來,淡黃的陽光打在人的身上,屋裏溫暖如春。

一世歡喜,一世長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