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1 / 3)

第二百零一章

皇帝真的是恨毒了趙嫿,連一天都不想讓她多活下去。

可他到底是看在了三皇子和五皇子的麵子上,留給了她一個體麵的死法。沒有言明她的罪行,隻稱她是在求藥途中驚馬傷重,回宮後不治而亡。雖然大家也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但隻要皇帝不判定趙嫿有罪,朝臣也就不能用罪妃之子或罪臣之女來看待三皇子和五公主。

皇帝恨不得趙嫿去死,但三皇子和五公主卻不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生身母親去死。

三皇子跪在禦書房裏,拔拉著皇帝的袖子,聲具淚下的求著皇帝饒過自己的母妃。

皇帝不是不心疼這個兒子,但卻做不到原諒趙嫿。他彎下腰,想要將三皇子扶起來,扶不動,便就這樣一手扶著他的肩膀低著頭看著他,一字一字的道:“從前為了你,父皇已經原諒你母妃太多次太多次了,但你母妃從來沒有珍惜。可是旭兒,父皇不止你一個兒子。父皇現在每每想到躺在棺柩裏的你二哥,心中便痛悔當初沒有早日下這樣的決斷處置了你母妃,那時便是你會恨父皇,可是至少保住了你二哥。”

對於趙嫿做的事,三皇子不是不知道,心中亦是羞愧難安。可是人都有私心和親疏,他對二皇子再愧疚,這位異母的二哥卻也比不上自己的生身母親。那是他的母親,生養自己的母親,哪怕她做再多的錯事,他也做不到眼睜睜看著她死。

三皇子想要跟皇帝說,二皇子的死並不能全怨母妃,二皇子會染上天花不是母妃的錯,杜神醫的藥隻是一半的機會,就算母妃能平安將藥帶回宮裏來,二皇子也並不見得就一定能救治回來。

可是這樣陰暗的為母推脫的心思,就是三皇子自己想著,都覺得羞愧。母妃想要二哥和四弟死是實情,母妃派人去找江南找天花種子也是實情,母妃故意驚馬打碎藥瓶也是實情,再怎麼為她辯解,都搪塞不過她的惡意。

三皇子拉著皇帝的手,抬著頭對皇帝道:“父皇革了母妃的份位,將她關到冷宮裏去,這樣她便再也不能做壞事了。隻求父皇看在兒臣的份上,饒母妃一條命……”說著將頭用力的磕在地上,再次哭著道:“求父皇……”

倘若二皇子沒死,皇帝或許能夠這樣做,可是如今二皇子死了,皇帝終是沒有答應。

皇帝轉過頭,不忍去看三皇子,然後吩咐內侍道:“將三皇子送回皇子所去。”

三皇子伸手想要再次去抱皇帝的腿,哀求的喊了一聲:“父皇……”

皇帝卻避開他的手,往前走了幾步,頓了頓,卻終是沒有回頭的往內室走了進去。

雖然知道機會渺茫,但他卻不敢放棄這一絲一毫的機會。他每日跪在禦書房前,隻求皇帝能看在他的麵子上饒過趙嫿一命。可皇帝卻將自己關在了禦書房裏,一個人在內,一個人在外,隔著一道門,皇帝並不願意見他。

再然後,三皇子等來的便是鄭恩親自端出來的毒酒、白綾和金子。他行至三皇子的麵前,然後深深的歎了一口氣,對三皇子道:“三殿下還是請回吧,皇上做出的決定,無人能更改。”

三皇子隻覺得絕望,他不知道該怎麼樣來救自己的母妃。

天上突然間電閃雷鳴,大風四起,烏雲層層卷起,仿佛是在映襯他的心情。

鄭恩抬頭看了看天,緊接著皺了皺眉頭。他身後的小太監提醒他道:“公公,咱們還是盡快趕到臨華宮去吧,等一下萬一下雨了,路可不好走。”

鄭恩點了點頭,跟著準備轉身離去。

三皇子卻在這時抱著鄭恩的腿,哀求道:“求公公走得慢一點,慢一點,父皇一定會改變主意的。”他說完抹了一把自己臉上的眼淚,接著站起來飛速的跑去。

旁邊的小太監看著他漸行漸遠的背影,有些疑惑的問道:“這三皇子是想要幹什麼去?”

鄭恩道:“大概是尋貴妃娘娘去了吧。”這世上若說還有誰能讓皇上改變主意,怕也隻有貴妃了吧。可寧妃這次同樣想要置四皇子於死地,貴妃卻未必願意以德報怨。鄭恩想著寧妃,便搖了搖頭,真是作孽哦,寧妃死了不可惜,可憐的是三皇子。想著歎了一口氣,然後不緊不慢的往臨華宮走去。

而在永延宮裏,徐鶯聽到三皇子求見她的時候,她正在看著芳姑姑照顧四皇子喝藥。

四皇子如今已經沒有生命危險,身上臉上的膿皰破了皰,流了濃,現在已經慢慢開始結痂,等一二個月痂皮掉落之後,四皇子臉上身上免不了會留下深深淺淺的麻子。想到這裏,徐鶯便是一陣的心疼。原本是清俊闊朗的少年,因為這個壞了容貌,讓生活徒留了缺憾,怎能不令人心生遺憾。

四皇子大約是看出了徐鶯在想什麼,安慰她道:“母妃不用替我擔心,杜邈不是說了嘛,我身上臉上雖說恢複不了如初,但他卻是有辦法讓我身上臉上的瘢痕淺一些。何況我是男子,與女子不同,便是真的損了容貌也不算什麼。”

可便是四皇子這樣說,徐鶯又怎麼可能不在意。

她張了口正想說什麼,外麵便有宮女說三皇子來求見。

這個時候,徐鶯自然知道三皇子來尋她是做什麼的。她歎了口氣,對進來稟報的宮女道:“說本宮正在照顧四皇子喝藥不得閑,請三皇子回去吧。”

宮女道了一聲是,接著出去了。

三皇子得到宮女的話時不是不失望的,他知道自己的母妃想要害了四弟,不止四弟,連徐庶母妃、五弟、六弟、七弟她都見不得他們好的,他這個時候來求徐庶母妃救母妃,哪一處都說不過去。可是他沒有辦法,他不能看著母妃死。徐庶母妃心善,當初她願意照顧撫育他,他求一求,或許徐庶母妃心軟,會願意替他在父皇麵前替母妃求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