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並非在故事的框架中選擇去秉燭夜遊,但我想在樸實且有些囉嗦的語言中找些快樂,找些對過去的念想,記錄些對現在的生活小驚喜的讚美,尋覓些對未來的向往。或許我經曆的人生是一片彩色的灰,又或許是偏灰的彩色,但我想這還遠遠不夠,看著周圍的人,我覺得,世界並非隻是灰色的基調。我見過能拿著紅色的火把向前奔跑的少年,見過從綠油油的草坪中跑過來的一隻牧羊犬,見過黑色夜空中綻放的彩色煙火,那是彩色的回憶。總是世界被染成了黑色,但想一想,那是不一樣的黑色,或許它能給予你一個絕妙的靈感;或許它能成為觸底反彈的契機;又或許,那並非黑色,而是像烏鴉的羽毛般,在陽光下,亦或是在那陰雨天折射出它的五彩斑斕。
這,似乎聽起來很奇怪,說了一大堆,也不知道要說什麼,我也不知道要說什麼,但有一點很清楚,它的大方向定是積極的,正麵的,我希望自己讀者每一篇文章的時候都能獲得一些啟示,如果沒有什麼啟示,就圖一樂嗬,消磨消磨一下疲倦和痛苦也可以,畢竟我的力量很弱小,但再弱的火也有它的光亮呀(●\u0027◡\u0027●)。所以嘞,追求快樂,追求自由又何嚐不是一種方式嘞。
想一想這部作品的名字吧,名字希望取得簡單一些。名字就像人的外表的一部分(自認為),所以我取一個簡單的名字,就與這文章形成反差一樣,與其繁,不如簡,我一直覺得(可能隻是我),誕生的意義,在於逃離,我總想著逃離著什麼——考試,自我表達,麵試,以及自己的壓力......
雖然每次都想著逃,但每次卻都裝作鎮靜,緊握著冰冷的顫抖的手,發出的聲音似乎能讓每一個字都打起寒顫,雖然每次都想逃,但每次都壓下情緒,眼含溫熱的淚,看向遠方,試圖讓風去撫平心中每一條溝壑,刮走每一滴留下的溫熱的淚珠。
但想了又想,誕生的意義不僅僅隻有“受苦”一種,還有其他的,比如“享樂”——在圖書館裏買一杯咖啡,看著直衝雲霄的書櫃,彌漫著書香的芬芳;在某個山頂的台子上仰望星空,欣賞那些明亮的星星,看它們互相眨眼;在喧鬧的人群中戴上耳機,逆著人流而行,不懼他人眼光,不想內心所想,沉浸在如海浪般拍打心頭的音樂聲中,微笑前行
從內容上來講,我希望是正向的,正如前文說的,同時又有些深邃的東西,但細細想,我好像胸無點墨,沒有什麼可說的,但總有那些個瞬間,我總想著把它記錄下來,那種畫麵定格般的美麗的風景——真想把他們都裁剪下來,粘成一幅伴隨一生的連環畫,但想著想著,就覺得,文字描述的不及眼中所見。那份美麗,那份遺憾,那份不舍,那份堅毅,值得藏在心裏,而我現在描述的,隻能無限地接近那種感覺,無限地去靠近,我希望在鍵盤的規律敲打聲中,不斷靠近那幅完美的畫,在筆尖遊弋的白紙中,不斷勾勒出那個至高的地方,那個平靜,靜謐的地方。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但我總想,藝術就是生活,無所謂高於與否。因為我總向往著一些理想化的東西,又無法在現實中實現,所以寄托於某種藝術表現形式,比如文字?(*^_^*)
我的筆墨和我的理想的筆墨有著很大差距,所以那可能就是“藝術”,我的現在的水平就像“生活”。
希望每一個讀到的人都能變得樂觀,變得快樂,願汝所追求會生根發芽,破繭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