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秦始皇聊到,大秦還缺少眾多的工匠,僅有墨家的眾多子弟,還是遠遠不夠。於是在第2天早朝和秦始皇建議在全國各地開設技校,並同步開始中小學。
“上仙,何為技校?”秦始皇問。
“哈哈,就是字麵的意思。技校就是讓廣大成年人學習技術的地方,由於現在情況比較特殊,急需大量的工匠,我建議在技校開設兩種班級,第1種是短期的培訓班,因為我們現在的很多工作都是流水線生產,我們隻要經過短期的培訓,很多工人就可以適應1~2個崗位的工作,這樣就可以立馬投入生產。另一種是專門教授技術的,經過一兩年的學習,可以讓學員們充分理解各種機器的使用原理,維修原理,以後可以投入到機械製造,機器維修,甚至研發機器當中去。”
“好好好,還是上仙有遠見,救急與築基同步走,既可以滿足現在的需要,又可以為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秦始皇笑道。
殿下中的大臣也不斷山呼“上仙英明!”
魏源打斷大家的發言說:“大家靜靜,我還沒有說完。我剛剛提出來的這些還不是真正的築基,真正築基就是我說的要同步開設中小學,從開始識文斷字開始,然後教他們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生物等等的知識,通過9年的教育,讓學生們係統的掌握基礎的科學文化知識,然後通過考試進行選材區分。
成績好的,有科技發展創新潛力的學生,讓他們進入大學深造,學習更加專業的科技知識。成績不好的,但是動手能力更佳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到技校中上中專大專,讓他們在技術方麵發揮自己的特長,培養成大國工匠。
墨家的人為什麼行,就是因為他們家族從小給他們進行科技的知識培養,所以有深厚的科技底蘊,可以做出更多的科技成果。但是由於他們的科技知識不成體係,而且更多的是師傅帶徒弟的傳承,很多基礎知識沒有學習,比如知道怎麼做,但是不知道原理。但是通過數學物理化學等的學習,就可以讓他們知道是什麼,你也知道為什麼,他們以後就能在先人的基礎上更加創新。”
秦始皇:“上仙說的很有道理,受教了。但是現在全國在大力發展科技,還有已經平整好了土地,準備大麵積耕種,那每個成年人,甚至強壯的男童都成會是家裏的壯勞力,會有人放棄耕種來讀書嗎?”
魏源:“你的擔心不無道理,所以說這9年的教育,我們要把它定位成義務教育,所有適齡學生都要到學校來參加九年義務教育,否則就是違法,要進行處罰。而且現在科技更加先進了,更少的人可以管理更大片的土地,而且耕讀傳家,就是要在耕種中學習,所以農忙的時候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們一起去幹活,這樣既可以保證大家要充分的學習時間,又可以保證不錯過農時,兩全其美。而且我們學校要管兩頓飯,這樣就可以減少他們家庭糧食的消耗,使他們可以暫時的解決饑餓問題,還可以鼓勵更多學生到學校來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