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饃,屬於漢中的特色小吃。對於我來說,就是早點,類似於南方的粉,北方的油條。
早上起床後,拿上1塊錢,蹭到小攤前,等著剛出鍋冒著熱氣的核桃饃,對饞嘴的我來說是一種享受。
大約2尺寬的圓型炭火爐上放著一塊厚實的鐵板鍋,刷上油,放上做好的圓圓的饃,用杠杆支起的鍋蓋也是特殊的構造,上麵也有一層炭火,方便烘烤。一邊等著鍋裏的饃慢慢發起,慢慢變黃,老板娘手也不停的繼續做餅,發好的油麵,一小坨,擀開,抹上調好的芝麻鹽香油等調料,手一搓,在一提一壓,一個原型的胚就做好了,之後上麵放上核桃花生醬,壓上一壓,再一個個放入鍋中。等上差不多5分鍾左右,一鍋香噴噴的核桃饃就出鍋了。
核桃饃有大有小,小的我一頓可以吃三四個,也就1塊多錢。所以以前在家讀書的時候,最常吃的早點之一就是它,邊吃邊去上學,熱乎乎的,吃完唇齒留香啊!
別看小小的核桃饃,它可也是曆史悠久、身份特殊的小吃啊!追溯下曆史,光緒年間慈禧她老人家逃難的時候,還曾經作為貢品。之後這核桃饃就出名了。到了民國時期,有一軍閥頭子——北洋軍閥第七師師長吳新田,此人盤踞漢中十多年,酷嗜此饃。有次派一名心腹護兵到這裏來購買,那時因還沒有公路,兩地相距二百九十華裏。這個護兵怕登山涉水,走到半路上便在勉縣一家饃鋪,依樣畫葫的定做了若幹封帶回漢中,小心翼翼地去交差。見吳麵帶喜色,滿以為有賞。那知這個大煙鬼才一搭牙,便覺不是滋味,勃然大怒,擲饃於地,說他撒謊,叫了聲:“來人啦”!一拍桌子,喝令重責了二十軍棍。可那個護兵仍然嘴硬,連喊冤枉,直到吳吩咐人從廚房拿出剩下的一塊王家真品命他親嚐,才不敢再使著數,道出真情。俗話說:“話是一股風”。這個小插曲,先在吳公館的勤務兵、老媽子們中間,當“奇聞軼事”地說來說去,爾後競又傳到這裏。
這樣小小的核桃饃就更出名了。要說最有名最原始的餅家,還要數寧強的“王家核桃饃”,好似目前在漢中開了很多分店,最火爆的分店要頭一天訂購,才能買到。自從西漢高速通車之後,來購買作為送禮佳品的核桃饃就更暢銷了。想要買上一盒自吃,送人,一定請提早訂購。否則你就是清晨6點去排隊,也未必能夠買到吃到。
附圖一張:[[[CP|W:370|H:229|A:L|U:http://file2.qidian.com/chapters/201011/16/176859863425508100405250053934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