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氣都是靠故事來傳播的,左小龍這個“一碗麵條”幹部,漸漸在區裏也有了名氣。組織部的方美麗也聽人這麼聊起左小龍了。其他人都說,這人很厲害嘛。方美麗這是就會道,“我認識他,是我的一個朋友。”
“有機會認識認識啊,”特別有些小女生更是躍躍欲試。
方美麗沒有把握左小龍會不會見,畢竟她也知道左小龍也是一個性格古怪的家夥。但是名氣歸名氣,左小龍的職務並沒有相應的得到飛速提升。
左小龍完成了拆遷工作後,就回到了鎮上工作。
回到了以往的以服務鎮長為主要內容的工作上。
看到其他有些鄉鎮幹部還在為了拆遷的時候,頭都淋出水來的樣子,他卻感覺一身輕鬆。
隻是,他自己也感覺奇怪,因為那天他分明是聽到了區委書記,對組織部長說,這樣的年輕幹部要好好培養使用的話。但這句話就如很多領導當場表態的話,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不過,左小龍也見怪不該。
倒是團委副書記馬斌卻受到了嚴重的傷害。團委副書記早在半個多月前,就已報考了拿出來公選的新官鎮團委書記。
他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擠入了三強,下一步就等著組織上來考察了。
果然,區位組織部的一個考察團如期來到了鎮上。許多人都說,這是來考察馬斌,馬斌當然也是如此期待。
但等到考察組即將完成考察,將馬斌請進去談話的時候,馬斌終於清醒了,因為對方問他不是他自己的情況,而是左小龍的情況。
考察組的組長是一個35歲左右的年輕人,自稱是區委組織部的副部長。左小龍一看到此人,心理就是一陣喜歡。他 看的出來,此人對下級趾高氣揚,而多餘領導怎是阿諛奉承,因為從談話一開始,他就表現出了對左小龍的強烈優越感。而途中接到領導的電話時,有時如此唯唯諾諾。
左小龍隻好了一分鍾左右就不在說話,他反感這種程序。
最後,哪個副部長就問左小龍,如果碉到組織部工作自己心下如何。左小龍雖然到組織部,但對於組織部的內部工作環境並不了解。於是,他說,要考慮考慮。
他並沒真的去考慮,而是直接到鎮長辦公室,向自己的直接領導請教。
鎮長到,“俗話說,跟著組織部年年進步。但是,我也認為,組織部這地方,鍍金還可以,如果沒有人,在裏麵一呆十來年的也有。我知道你沒有什麼後台,到了組織部就隻能論資排輩,啥時候論到你,就不得而知了。”
“那麼我不去了。”
“去你還是要去。”鎮長道,“畢竟組織部管幹部,別讓你的態度落人口舌。我相信,很快對你來說,會有一個機會。因為這個機會還不確切,所以一直也沒有跟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