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在最短的時間內攻下有大量糧食儲備的城池,那麼等待這上萬人的下場隻有一個——餓死。
被人一刀殺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自己的死期一天一天的算著日子,現在這群錫蘭遠征軍的日子也正是如此,每個人都清楚自己還有幾天的口糧,光靠打獵和吃野菜是撐不了太久的,所以他們唯有奮勇向前一途。
反觀是毗奢耶那伽羅方麵,長期受到印度教的影響和嚴格的執行種姓製度,讓大部分由奴隸組成的軍隊戰鬥力極其低下,而其中矮子中選高個挑出來的精銳軍全在北麵迎擊蘇丹國的精英戰士,當後備被捅了這麼一刀後,果然是痛徹心扉。
一月之內,僧伽羅人連克三城,泰米爾人連克兩城,朱明也如約將他們的家人送往了大陸,估計這些已經開拓出新天地的人,已然不會留念錫蘭島了吧。
此刻在印度次大陸的南端顯出一副奇異的場景來,原本一同被送上大陸,一齊並頭向前的僧伽羅人和泰米爾人,在取得了一定的土地後,反而停滯不前,開始互相防範起對方來。
原本占據著這塊土地的毗奢耶那伽羅王國見到錫蘭島上來的這一群土著竟然停止了繼續進攻的步伐後,原本從國中竭盡全力征發出來的上萬士卒,也調了個頭送往了北邊的戰場。
此刻在這印度次大陸的南方,竟然出現了奇特的三足鼎立情況來。
而不少錫蘭的土著見到已然有同族在大陸上奠定了基業,也紛紛請求能遷徙到大陸上去,朱明視情況允許了少許人的請求,畢竟自己還需要有人為自己做苦力,若是別羅裏和科倫坡港完工了,那自然還可以再送走一批。
錫蘭島終於大致的平定下來,雖然為數眾多的勞工仍是一顆隨時會爆炸的炸彈,但此刻對於他們的壓迫已然不想開始時那麼嚴苛了,因為此時錫蘭島上的人口起碼已經降低了三分之一,達到了朱明的消弱本地勢力的目的。
此刻在外已經呆了近半年的朱明也到了該返回的時候,雖然別羅裏和科倫坡仍在建設之中,但此時錫蘭土著已經是人口凋零,死的死,被征召的被征召,被送出去打仗的去打仗,掀不起大風浪來了。
朱明將陳三福留在了錫蘭港中總督一切,陳三福老成持重,年紀也過了衝動是魔鬼的年紀,守成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而藍翎衛的士卒全數留在了錫蘭島,必要的武力防範自然還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也沒曾虧待了他們,所有人都或爵一級,加賞俸祿一年,朱明返回國都後,將盡快編練新軍補齊藍翎衛的缺額,並把這些老兵換回。
在立國半年後,朱明乘坐武裝商船返回了自由城。
群臣都到那船村港中列隊歡迎起朱明來,澤麗阿也是翹首企盼著,而金珠則是沒辦法來了,她的肚子已經大了起來,此時正是應該老老實實的呆在房間中養胎的時候。
這半年黑水明國的勢頭仍然良好,許多中土人士已不像之前那麼抵觸這個新興的漢人國家了,而散落在琉球台灣等地的一些漢人也對於遷徙到這個國家出現了一些興趣。
當錫蘭島被攻占後,前往西方進行貿易的船隻有了一個更為穩定的靠岸港口和商品轉運點,當朱明離開錫蘭島時,自由商會已然將分號開到了科倫坡,大的林、王商會也是毫不落後,分號紛紛掛起了牌子。
現在黑水明國對於東西方海上的商路,幾乎可以說是達到了半壟斷的狀態,就想當年全盛時期的波斯人一樣,隔斷東西方交通,所有的貨物都需要經過他的地盤。
此刻黑水明國對於海上東來西往之人,也有資格說出這句話。
群臣將朱明迎返宮中,第一天自然是乖乖的散去,要讓國主與自己老婆小兩口有時間親熱親熱啊。
看著金珠隆起的小腹,朱明的心中也是充滿了喜悅之情,隻有好好的培養自己的繼承人,自己在這全新的國度耗費的一番心血才有可能延續下去,華夏文明在這個世界的傳播才會盡可能的廣泛和久遠,否則隻是曇花一現的話,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瞻洲的開發過程還算的上順利,牛鑫到任後,一麵大力從各處遷移人口充實瞻洲的平民階層,一麵積極的清剿當地土人,新蘭城也已經建成越發的繁榮了。
幾個冶煉廠建成後開始出鐵了,雖然還隻是小批量的試生產,但這速度也算得上是足夠快了。
就在一切興興向榮之際,王銅領銜群臣,諫言朱明文治武功,開疆拓土,已可與秦皇漢武比肩,然此時還麵北稱臣,那朱棣何德何能敢居此上位,故建議朱明上皇帝號,正式登基稱帝,黑水明國與那大明並存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