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巷尾充斥著出航探險的議論,軍情司彙報上來的情況讓朱明很是滿意,現在一切都在向自己預想的方向發展。
原本性子平淡中庸,那種老婆孩子熱炕頭思想的漢人也已經變得熱血開拓起來,這正是朱明樂於看到的。
與滿剌加戰爭結束後的半年來,黑水明國的國力發展速度超快,不但已經恢複了過來,而且在馬六甲城的新建設已經大部分完成了。
一個又一個工坊、商號的分號進駐了馬六甲城,給這座原本已經開始衰敗的城市輸入了一股強有力的新鮮血液。
原本滿剌加與暹羅之間的陸上商路已經衰敗很長時間了,滿剌加對暹羅商人的苛刻讓許多商人選擇自己通過暹羅的海岸港口進行貿易。
現在則是不同了,原本在黑水明國與暹羅的和談中就有開放互市這一條,朱明也允諾了將給予暹羅商人最大的便利。
在雙方邊界平靜後,一些暹羅小商人試探性的進入了黑水明國境內進行貿易。
他們都是實力弱小,做不起海貿的商人,因而隻能險中求富貴,趕著一頭或是兩頭騾馬,載著少量的貨物就朝黑水明國而來。
馬六甲城戰火新歇,建設基本還沒上軌道,但此時自由商會已經開始在馬六甲城開號經營了,各類土產都有收購。
暹羅並無太多的優勢資源,基本上他能有的黑水明國也都有,但是畢竟暹羅底蘊比較長久了,而黑水明國現在可以說工廠作坊已經開始實現了規模化和專業化,對於資源的需求量胃口之大一直在增加。
別的不說,鐵、煤、銅、錫等各種資源需求量都是在不停的增加,如果能得到北邊這個近鄰的資源輸入自然比起海商遠洋貿易運來的更方便。
那些暹羅商人運送的東西立馬在馬六甲出手了,價格不高,也就與自己國度中出售的價格差不太多,但是一來稅收的少,而且政治清明,沒有故意刁難的小吏,而且最讓他們敢興趣的是黑水明國境內卻有很多暹羅需要的物件。
不說別的,那些精巧的機械,方便使用的鐵器,各類加工後的食品,實在是令暹羅人著迷的東西太多了。
隻是馬六甲城開始還沒發展起來,許多東西需要再走遠一些,到那自由城中進行貿易,才能有更多的選擇。
不過若是嫌麻煩,那麼直接在馬六甲城中買也沒有不可,自由商會已經經營了,鐮刀鋤子、果脯白糖這些常規的東西已經有的賣,當這些東西被運往暹羅,賺取了一筆可觀的利潤後,越來越多的商人開始向著黑水明國前進。
每次當暹羅的商人帶著商隊滿載著各類礦石、甘蔗、稻米等初級商品前往黑水明國,然後運回來少量的製成品,然後從暹羅的市麵上換取大量的銅、銀、金等硬通貨,然後購買更多的初級商品,運往黑水明國進行貿易。
這是一件雙贏的事情,至少不少生產資料從黑水明國輸入暹羅後,大大的提高了暹羅的生產效率,田地內的產出、礦石的產出都隨著這些先進工具的輸入而提升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