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幾個疑問(1 / 1)

本書寫到這裏能夠有這麼多的讀者提出自己的意見,我感覺很高興,所以我想要在這裏闡述一下我的想法。

首先,書中的人物大多都是曆史人物,這些人物的性格曆史資料上麵都有,就說馬濟吧,這個人論起打仗才能,在就桂係裏麵是比較出色的,曾經和張宗昌打過仗,給張宗昌的印象很深,最後張宗昌得知他下野之後,就派人帶重金去請他,並且還給他的義父,已經失勢的陸榮廷送了重禮,這樣馬濟才在張宗昌的部隊裏麵當了軍長,最後是因為張宗昌部隊的名聲不強,在和新桂係的北伐軍打仗的時候,被打垮最後在山裏被打死。這些都是有資料的,大家可以去看。而陸福祥自始至終也隻是陸榮廷的警衛團團長,曆史上他的性格比較憨厚,從始至終一直跟著陸榮廷,最後陸榮廷將自己的嫡係交給了他,他這才自任為總司令,帶著舊桂係參與四處遊擊。最後被**的剿匪軍給剿滅。

其次,主角在這個時候並沒有多少可用的人,因為年齡問題,他還沒有多少自己的班底,而且更不可能虎軀一震王霸之氣令人臣服,他隻能去慢慢的接觸各種人,然後套關係,最後能夠收為己用的最好,就算不能收為己用又能夠保持良好的關係。

第三,說道主角去當小兵這個事情了,大家都應該知道這是去培養嫡係了,說實話原本我也不知道嫡係怎麼培養才能夠忠心耿耿,最後我去各個小說和各類書籍上麵看了看,才知道隻有讓對方心悅誠服,才能夠收服對方,而且還要給對方一個信念。所以我才會這樣安排的。

要知道當年段祺瑞最後執政的時候,就是因為有名有權沒兵,才導致他下台之後起不來。黎元洪當總統的時候也是因為手頭沒有自己的實力,才會人不微而言輕。

讓主角先當都督然後再去當小兵是有預謀的,因為主角有了這個名聲和經曆之後其他人再怎麼有關係也就不能夠邁過這個門檻了,這對主角掌握軍隊有好處。另外主角當過都督之後,畢竟名聲有了,然後去當連長,對於其他人來說也是一個威懾,可以說更好管理軍官和士兵了。試想一下讓一個著名的教授給你當家庭老師,你會是什麼感覺。

第四,我隻是沒有提到主角的財產,這並不是代表著主角沒有大量資產,恰恰相反,(由於上一本書的原因)我一直讓主角保持著大量的資產,比如說從毛瑟公司得到的分成,購買的機器,建的工廠。

之所以經常談到譚桂生是因為他在經濟方麵可以為陸裕光提供一些幫助,大家別忘了那個兵工廠,那可是真正賺錢的好東西,首先各類的礦需要從國外買,這裏麵有差價,而且這個公司裏麵還有私人股份,所以政府從裏麵拿槍是用銀子購買的不是白給的,而譚桂生也是靠這個起家的。

第五,我不知道滿清時期真正的知識女青年是什麼樣子,但是我看過清宮戲,見過電視上的那些隻是女青年,都是活蹦亂跳的。而且我也知道宋慶齡嫁給了年齡差距那麼大的孫中山,這還是在家裏反對的情況下,我不相信孫中山是厚著臉皮跑到宋家,對著宋慶齡說:“小妹妹,嫁給我吧。我帶你私奔。”然後宋慶齡靦腆的不說話,最後被孫中山綁走。

最後一點就是革命的時候立憲派要沒要權的事情了,這個情節是我杜撰的,但是我通過一些資料證明他們想要權,但是可能我的想法有些過於簡單,不過通過當時的情況對方很可能會做出來,畢竟當時人們對於籍貫是比較重視的,所以按照伐黔軍在城外圍而不攻好幾天,立憲派有可能相信他們是軟弱的。

好了,小說隻是個人的想象,有時候不太合情理謝謝大家給提出來,我也在努力改正這一些,希望能夠讓大家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桂係,不一樣的民國,不一樣的中國,不一樣的世界。

謝謝大家的支持,希望大家再給點票,然後多多收藏,現在收藏還不到三千,希望大家給點力,當然更新我也會盡量給力的,由於住在農村,所以網絡和電不太給力經常不是停電就是斷網,很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