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海戰勝利(2 / 2)

孫中山拿起報紙翻開一看,上麵印著幾個大字,“中華民國海軍擊敗日本海軍,並且占領日本部分國土。”對這裏麵的內容孫中山還沒有看,但就是對這個標題所的內容孫中山就感到很不對,畢竟中國現在需要的是將自身變強,而不是去侵略其他國家,更重要的是這個國家還是一直在幫助中國走向富強的一個國家。

但是孫中山也知道現在陸裕光利用這種手段已經將陸裕光自己推到了一個很高的地位,依靠現在自己在社會中的影響力隻能夠保證一部分國民黨和對於政治傾向比較明顯的人。

對於陸裕光的行為孫中山雖然不讚成但也有些佩服陸裕光的膽量,畢竟直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哪一個人,敢中國能夠打敗日本,畢竟兩個國家自從甲午戰爭之後就走上了兩個相對極端的方向。

當然孫中山對於陸裕光的評價隻是基於對外方麵,至於對內的評價,孫中山早已經沒有了當初對陸裕光的好感,陸裕光秘密逮捕汪精衛的消息讓孫中山吃了一驚,原本孫中山對於陸裕光分裂國民黨、武力統一中國的行為很不讚同,並且開始對陸裕光有了一些看法,但是直到現在孫中山才真的將陸裕光劃歸到敵人的隊列裏邊。

其實準確的來,孫中山的政治傾向並不是很明顯,他既不是那種大官僚的代表,也不是那種老百姓的代表,或者他根本就沒有一個準確的利益團體,或者他不是一個純粹的政治家,而是一個純粹的革命者。在整個革命的過程中,他隻是充當了一個代表而已。

京城中南海

“哈哈哈,這一次可是打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誌氣,這可是自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我們取得的第一個勝利,而且還是海軍的勝利,當然我們的陸軍表現也是不錯的,他們現在已經準備對日本的關東軍發動突襲,戰果應該很快就能夠出來,現在抵抗關東軍的是我們的東北軍隊,東北軍隊能夠在各方麵條件都比較惡劣的情況下取得這麼大的戰果,一方麵是我們的民族的精神力量在逐漸強大,最重要的是東北軍隊的高度國家責任感在幫助我們。”陸裕光在回憶的大廳裏麵道。而他的身邊則坐著這個國家職位最高的幾個人,當然並不是這幾個人地位最高,而是他們是陸裕光思想的實際執行者。

對於這一次海軍的勝利在坐的多數都是沒有想到的,他們預想的是陸裕光能夠取得很大的勝利,因為陸裕光在陸軍的物資方麵的準備是十分充分的,因此他們認為中國方麵能夠取得勝利的就是陸軍方麵,而最後是陸軍的勝利同海軍的失利相持平,最後兩國簽訂一個對日本相對有力的條約,畢竟掌控海軍的日本能夠隨時攻擊中國的任何城市。但是中國也可以從中取消了其他列強的條約,畢竟陸裕光利用這個機會已經強行將軍隊推入租借了,對於那些正將全部精銳集中在歐洲戰場的國家來,中國的這種行為雖然可恨但是卻沒有任何辦法去改變。

而且能夠給中國教訓的兩個國家都在和中國有著其他方麵的交際,在美國方麵中國付出了巨大的利益去引誘他們,而對日本則是直接開始戰爭,這也就導致了隻要對日本方麵的戰爭沒有大規模的失利,那麼中國就不可能有什麼大的損失,或者中國就會為賺不賠。當然這也是因為中國雖然將很大的利益給讓出去了,但是這些利益更多的是指市場,而不是其他的方麵,而中國現在的市場正處於一個緊缺的狀態,因為中國現在雖然民族資本發展的很迅速,但是並不代表中國現在能夠憑借自身滿足整個市場的需要,現在中國的市場大部分控製在西南四省的經濟籠罩之中,畢竟這四個省的基礎還是比較好的,而且實行的製度也是十分嚴格的管轄製度。

原本陸裕光想要全麵推行這種製度的,但是當陸裕光開始推行的時候發生了一些問題,因此隻能夠在各地簡單的實行一下,而這個戰爭就是為了下一步推行這個政策做鋪墊的,畢竟有了外部的勝利才能夠對內強硬,否則隻是對內強硬,對外軟弱,那麼這個政府也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政府了。陸裕光對於這一點還是很有見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