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進城稅(1 / 2)

見他真的開了個藥方,楊十七喜不自勝,回身又拿了一些肉幹給他,杜江正想伸手去接,突然想到自己現在的身份是個和尚,隻得幹笑道,“多謝施主,貧僧隻吃素!”

楊十七臉上一僵,又從褡褳裏摸出一把銅錢給他,“你們遭了強盜,想必身上已無長物,這點兒銀錢還請師傅收下,進城以後要是化不到緣也可以買點兒吃食充饑。”

杜江本不想接,但一想到自己的錢都在微信餘額裏,現在已經無償地捐給了小馬哥,隻得尷尬地接了過來,“這個……多謝了!”

接過幾枚銅錢一看,裏麵有兩枚竟然是開元通寶,杜江心裏一動,心說原來是唐朝啊,但是怎麼又叫大周了呢?

經過了這個小插曲,楊十七的話匣子終於打開了,杜江雖然有一肚子問題,但卻也不敢貿然相問,三人就在溪邊的大石頭上坐著說閑話,從他的口裏得知今天是大周聖曆二年九月初六,用陽曆來計算的話大概就是十月中下旬,和後世的季節差不多,都是深秋初冬的天氣。

這支商隊是從長安來的,販賣一些當地的貨物到江州,然後采買一些蜀錦回長安銷售,一年得往返幾個來回,賺的都是辛苦錢。杜江學的是中醫,對曆史自然是十分了解的,但他卻不知道這個大周是哪個朝代,也想不起聖曆是哪個皇帝的年號了。

又和他交談了一會兒,杜江已經知道了大周的都城在長安,還有個上都在洛陽,天子如今駐蹕在洛陽,已經很久沒回長安了。杜江小心地聽著,仔細地回憶著,結合他給的開元通寶和山南西道,就越來越覺得現在是唐唐朝了。因為唐朝的行政區劃裏最大行政單位就是道,之前三國兩晉南北朝和隋朝時期都是州郡製,之後的宋朝則是路,元朝以後才是行省。

國號大周、都城在長安,天子卻居住在上都洛陽、省級行政單位是“道”,曆史上好像沒有這個朝代啊。難道曆史發生了變異,他們真的穿越到了異時空?

杜江不敢直接問,隻得按下心中的疑惑和他扯些風土人情。

休息了一會兒之後,商隊就繼續趕路,蔣冠希終於忍不住問杜江,“師兄,他說的大周是哪個朝代啊,聖曆又是哪個皇帝的年號啊?”

杜江搖頭道,“我隻知道東周、西周、北周和後周,不知道這個大周是誰建立的!”

蔣冠希道,“我們不會穿越到異時空了吧?”

杜江點頭道,“嗯,有點兒像,感覺曆史在唐朝建立以後走岔了,咱們應該是在原本的唐朝時期。”

蔣冠希道,“那我們怎麼辦?”

杜江道,“跟著他們走吧,進了城再說。”

他們現在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隻能靠一張嘴吃飯,當然得到城裏去尋找機會了。

兩人跟著商隊繼續往前走,下午三點多的時候終於到了閬中縣的城門外,商隊繞城而過直接去江州,杜江二人就和他們在城門外分別了。

告別了商隊的頭領和護衛以後,二人沒有立刻進城,而是在外麵考察起了古代的城門和城牆。他前世和師姐一起出去旅遊的時候見過不少古代的城牆,比如西安古城牆、南京古城牆、釣魚城古城牆、郎中古城等等,但是和那些經過後世修複的現代古城牆相比,這個時代的古城牆實在是太寒酸了,不僅低矮,而且破舊不堪。道路也是彎彎曲曲、犬牙交錯,稍微走快一些就能卷起一陣煙塵,實在是原始得很!

二人駐足觀看了一陣,蔣冠希就不屑地道,“這城市也太小了吧,跟個鄉鎮差不多!”

杜江苦笑,“你大學裏學的是什麼專業啊?”

蔣冠希赧然道,“呃……這個……我高中和大學都是在國外讀的,學的是傳媒,對我們中國的曆史確實不怎麼懂。”

“難怪!”杜江淡淡一笑,“古代的城市就是這個樣子,唐朝的都城長安是世界上第一大城,才一百萬人口呢,一個普通的縣城又能有多大?”

“哦……我還以為古代的城市都像影視劇裏麵拍的那樣古色古香呢!”蔣冠希若有所悟道,“那咱們進去嗎?”

“進去啊,肯定要進去啊!”杜江說完,就大搖大擺地向城門洞走去。

“等等我啊!”蔣冠希連忙跟上,走了幾步看到了守城的兵丁,遲疑道,“咱們就這樣進去嗎?”

“當然!”杜江叮囑道,“隻管大搖大擺地進去,千萬不要猶豫,否則肯定會被盤查。”

蔣冠希連忙答應了,二人就這樣像回自己的家一樣往城裏走去,最終還是被那守城的兵丁攔住了。

“站住!”守城的兵丁是一個個子不高,長得也不壯實,但目光卻非常凶狠,一看就是地痞流氓一類的人,見他二人穿著十分怪異,頓時起了疑心,就把胸前的長矛往前一指,厲聲喝道,“什麼人,進城做什?”

杜江故作吃驚的樣子,停下腳步,指著自己的鼻子問道,“差爺是在叫我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