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荷口旅館(1 / 2)

蘇荷氣喘籲籲地放下行李箱和身上的兩個大包,終於到了。

荷葉旅館就在前方五十米,缺了個字的招牌下站著個五十多歲的女人,見到蘇荷,興奮地喊著:“小荷回來了。”一邊朝著蘇荷招手,讓她停在原地。

這一路走來,還是那些熟悉的店麵,時間在三宗路上好像停滯了,從車站、地鐵衍生出來的高樓大廈在這兒戛然而止,這裏隻有煙酒店、水果店、各式小炒店,和流了一地腥臭水的魚店。

“這麼多東西,都說去車站接你了。”

蘇荷抬頭看著母親,可惜時間卻沒有給予母親優待,大半年不見,母親頭上又冒出了不少白發,在陽光下醒目得很。

一旁的炒麵店有人探出頭來:“琴姐,你女兒回來啦?”

葉琴接過蘇荷手上的包,笑著回答:“是呐,畢業了,回家了。”

下午店鋪的生意一般,又沒到飯點,不少人出來看熱鬧。

蘇荷露出有些僵硬的微笑,回應著這些熱情的鄰居街坊。

這塊兒是老城區,沿街店鋪都開了有些年頭了,大家互相都熟,不少人都是樓下開店樓上自住,要麼就是住在後幾排的居民區,都是一片的老鄰居了。

荷葉旅館旁邊的老李砂鍋店裏鑽出個光頭,順手幫著蘇荷把行李箱拎上了旅館前的五層台階。

“謝謝李叔。”蘇荷道謝。

老李擺擺手,讓蘇荷不要在意這一點點小事,接著好奇問:“小荷你不出去找工作啦?真回家和你爸媽一起開旅館啊?”

荷葉旅館另一邊的王記燒鴨店出來個戴著眼鏡的大姐,說道:“現在工作不好找啊,小荷你壓力也不要這麼大。我家那個不也是考了兩年才考上研究生的啊。”

“是的,是的,王姐你兒子現在在哪個學校來著?”十米之外的店鋪有人問道。

“啊呀,一個二本,甬江理工。”王姐笑嗬嗬的。

“現在小孩子都難哩,我們家一開始也是做臨時工呢,考了三年才考上編製的,小荷不用急。”有人安慰。

蘇荷和葉琴在門口停留了好一會兒,才走進了荷葉旅館。

荷葉旅館總共有六層,一層是旅館前台和有著兩個門麵的小賣鋪,擺著些毛巾、礦泉水等生活用品,粗粗看過去,不少商品都蓋著布防塵,肉眼可見的生意冷清。

整個旅館的裝修風格相當老舊,牆皮的顏色都有黃有白,一看就是脫落後重刷的,大廳擺了張破了皮的沙發,雖然破舊但卻擦得幹淨。

蘇荷一家就住在旅館一樓,葉琴急匆匆地把女兒手上拿的包都放到房間去,她就是閑不下來。

回家和爸媽開旅館也是無奈之舉,蘇荷成績一般,高考擦邊過了本科線,在本省留不下,隻能去幾千公裏外上大學。

分數低沒得選,報了個英語師範,好不容易過了教資可臨到畢業才知道考編製的難,去私立學校應聘,蘇荷學曆一般也沒留洋經驗,自然處處碰壁。

工作沒著落,考研也沒上,蘇荷隻能從學校收拾東西灰溜溜地回家了。

不過葉琴和老公蘇成卻看得開,他倆沒文化,蘇荷靠著自己能上大學他們倆人就很樂嗬了。

夫妻倆年輕時運氣不錯攢了點錢在三宗路這兒買了地,對麵是三宗寺和荷花園,就學著別人造了房子開旅館。

三宗寺風景不錯,又靈驗,常有人來遊玩,就這麼一點點攢著錢,蘇成和葉琴把房子蓋到了六層。

可近幾年生意卻越來越差了,疫情那事兒就別提了。

現在甬江城經濟發展勢頭猛,有了地鐵機場,遊客們出來旅遊都喜歡住在地鐵站附近。

三宗寺後門那兒塊修了路,還拆遷改建,新的賓館開了好幾家,還有十多層樓的連鎖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