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醒了還是昏了(1 / 2)

孟知溪時常覺得,自己對不住父母給取的名字,她知道父母對她的期望是“知書達理”、“靈動娟秀”,可她的成長軌跡和這八個字完全不沾邊。

八歲,她在廣場上滑旱冰滑的飛起,媽媽追著跑還要回家幫忙縫褲子;十二歲,她喜歡自己偷偷下廚,經常端著一盤又糊又黑又粘又散的紅燒肉出來;十八歲,她拒絕了爸媽的師範生建議去學了生物,一麵汗流浹背做實驗一麵灰頭土臉種科研田;二十八歲,她結束了在家鄉當全職女兒的工作,義無反顧投進了茫茫人海,又在同齡人卷生卷死的時候,每天都想退休,實在沒在親朋好友麵前給爸媽長什麼臉。

好在父母也沒被她搞得太傷心,老實講,她始終覺得父母沒那麼愛她。他們最喜歡在她放肆瘋玩的時候讓她安靜得體;在她得意的端出爸爸媽媽最愛的“紅燒肉”時說她簡直是胡搞;在她拒絕師範專業時聲淚俱下好像她拒絕了什麼絕世寶貝;在她開始上班變得沉默寡言之後又開始讓她活潑讓她多說話。

好在孟知溪從不內耗,她知道生活不全是好劇本,所以無論麵對的是什麼,她都盡量坦然接受。所以即使父母不支持自己,孟知溪還是按照自己的腳步長成了大人。

可是孟知溪低估了生活的重量,她所從事的工作是為生物公司研發適宜農作物生長的營養液,而到今天為止,她負責的植株已經在反複試驗中蔫了七八次,她自己也因為晝夜顛倒內分泌失調,從內向外開始幹枯。

在領導第三次找她談話問她是不是學的知識有什麼紕漏時,他眼裏一閃而過的揶揄真實的刺痛了她,孟知溪心裏拉的緊繃繃的弓瞬間就斷掉了,神情也暗淡下去,直到下了班走出實驗樓,呼吸到了新鮮空氣,孟知溪的眼中才有一點清明。

現在是四月,書中寫四月是“風口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可對於孟知溪所在的這個北方二線城市來說,春天僅僅是轉瞬即逝的一點涼意罷了,就算是頂頂好的大晴天,大朵大朵的白雲壓在柳樹尖上,也很難感受到什麼浪漫,因為柳絮漫天飛舞好像要和白雲連起來,再給城市蒙上霧。

收回那點對春意的眷戀,孟知溪拖著腳步往出租屋走,這也是這個公司唯一的優點。因為需要大片試驗田,公司離外環很近,孟知溪可以利用有限的預算租到又大離公司又近的房子,每天都可以步行通勤。而且由於還沒有被全麵開發,這一片的商鋪也很有煙火氣,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夫妻店,每次孟知溪路過時,可以一麵聞著食物的香氣一麵找相熟的老板打包食物。

出租屋沒有天然氣。雖然孟知溪早已在多年生活中練就了好廚藝,也沒什麼用武之地。不過手裏的糖水和熱鹵可以給她帶來一點安慰。

到家之後,孟知溪迅速就著電子榨菜把食物吃掉,今天她身心俱疲,需要躺在床上暢想自己的退休生活來回一點血。

太陽已經完全落下,落日的餘暉和建築的燈光一起印在窗簾上,又美好又孤單。孟知溪很快進入了夢鄉。一天之中隻有這個時候,心頭無閑事,時間完全屬於她自己。不過還好,馬上就是清明假期了,孟知溪可以享受幾天的自由時光,回家見見上學時的朋友,雖然父母見到她後一定是指責加嘮叨,但她也想聽一聽,因為相對於領導的指責,父母的嘮叨和緩多了,也算是讓她轉換了心情。

太陽升起,因為睡得早,孟知溪五點多就醒了。她簡單洗了個臉,把頭發鬆鬆的挽起來再夾住,準備熬個百合南瓜皂米羹。孟知溪其實算是有點小漂亮的類型,但是多年的不規律作息和高壓讓她皮膚狀態很不好,由此她有點時間就會給自己做一些養生食品,短暫的延緩一下都市年輕人的衰老。吃完後,孟知溪簡單的收拾了一下出租屋,又檢查了水電,而後走街串巷買了些網上買不到的特產,才坐上了回家的高鐵。

而此時,孟尚榮早就已經在車站等著女兒了。事實上,他和妻子李瑜從春節假期過後就開始期盼清明假期的到來。雖然女兒一直很有自己的想法,不太聽父母的話,但夫妻倆對此更多是感到心疼,他們知道女兒為了自己的選擇付出了很多。可多年的爭執早就讓這一家三口不能直抒胸臆,勇敢表達對彼此的愛意。因此,此次假期,夫妻倆也商量好,要與女兒好好談談,讓女兒真切的了解父母的想法,他們都需要輕鬆愉快,充滿愛的家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