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平原是中國三大平原之一,它又被稱為黃淮海平原,是由河流形成的平原,也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平原。它西起太行山脈,東到黃海、渤海和山東丘陵,北起燕山山脈。氣候類型主要以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降水季節變化大,四季變化明顯。華北平原土壤為黃褐色土,土層深厚,土質肥沃,礦物養分豐富,平原耕作曆史悠久,各類自然土壤已熟化為農業土壤,耕性良好。華北平原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高粱、穀子和紅薯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和大豆等。
廣袤的華北平原村落棋布,村村相連雞犬相聞,十裏必有人煙。柳葉鎮是散落在華北平原一顆明珠,它處於魯豫交界處,緊鄰京九鐵路,寬敞的國道從鎮子中間穿過,它是一個典型的華北村鎮,大平原和黃土地是柳葉鎮地貌特征。自從明朝形成村落以來,幾百年來此地世代農耕,民風淳樸。人民性格敦厚大氣爽朗豪邁,重孝道講義氣。當地人喜歡吃麵食糕點,嗜好食大蔥大蒜。
1972年的春節,是一個普天同樂舉國歡慶的日子,柳葉鎮的一個小院裏,傳出一個女嬰響亮健康的啼哭聲,給李剛政一家帶來了巨大的歡樂,李盈盈出生了。
李老太太挪著小腳,拍著雙手嚷道:“初一娘娘十五官,我們家出了一個娘娘哩!”李剛政樂上眉梢,看到門楣上的對聯“瑞氣盈門吉祥宅。”於是就說“這妮子春節降臨咱家,命帶福氣,就叫盈盈吧!”
媽媽趙留女,無力的躺在床上,眼裏掠過一絲絲的失望,輕輕的說了一句:“咋是個妮子?”
李鋼政身高有一米八三,高大威猛,力大如牛,是個吐個唾沫都會砸出一個坑的人。祖上開豆腐坊,解放初期被定為富農,因為家裏成份高,二十六七才娶上媳婦趙留女,對早婚早孕的魯西南來說,這個年齡是標準的大齡剩男。他這媳婦清秀恬靜,但是是體弱多病,天生有哮喘病不能幹重活,她身材纖細高挑,身高剛好到李剛政的耳旁,兩人站在一起很是般配。她性格溫順,吃苦耐勞,對李剛政富農成份和窮困的家庭條件毫不嫌棄。李鋼政也對這個老婆很滿意,疼愛有加,髒活累活搶著去幹。兩人結婚多年沒有孩子,盼星星盼月亮終於後繼有人了,盡管是個丫頭,但是李鋼政欣喜萬分。於是李家東拚西借了幾十斤白麵,專門找人做了一炕白胖胖的饃,跑遍全鎮的菜店搜刮好幾遍,按當地最高規格,湊齊了八大桌飯菜:十個盤子十個碗,他高興地邀請親朋好友街坊鄉親來吃喜麵,這次的宴請也讓李家一年後才還清所借的外債。李盈盈的媽媽雖然是個病西施,但李盈盈遺傳了李鋼政的優良基因,身體健康吃嘛嘛香,打小就皮實好養。小米粥、玉米糊、南瓜湯,來者不拒,給啥吃啥,吃嘛麻香。俗話說小孩三翻六坐八爬叉,李盈盈六個月就能滿地爬了,一歲就會踮著小腳滿院子追大鵝。
生產隊不養閑人,李盈盈從小被趙留女帶到田間地頭,大人們一邊幹活一邊看孩子。割麥子,砍高梁的時候,李盈盈在地頭玩石子,在田壟玩泥巴。拾棉花的時節,生產隊的女人們,把白花花的棉花鋪滿小路,李盈盈則會躺在上麵翻跟頭,有時在上麵睡著了,夢裏她感覺自己飛上了高高的天空,潔白的雲朵摸起來好柔軟……和她一樣年齡的小孩子生產隊有七八個,他們都是大自然的小精靈。大樹下、小河邊、樹林裏都是他們成長的樂園,小鳥、青蛙和蟋蟀是他們的玩伴,孩子們玩累了就躺地上睡,睡醒了再去玩,自由放蕩無拘無束,這裏安全而有趣,在附近生產隊辛勤勞動的人們,都是他們的親人,孩子們時刻都在父母的視線裏。
這些辛勤的勞動人民,白天勞作不停,晚上紡線織布也不停歇。每晚趙留女和李老太會一人架起一輛紡車紡線,吱吱呀呀嚶嚶嗡嗡的紡花聲一直響到深夜,像一首首的無詞的兒歌陪伴著李盈盈的童年。李老太喜歡給小孫女講故事,牛朗織女嫦娥奔月,孫悟空豬八戒,李盈盈百聽不膩津津有味。如果哪一天晚上奶奶講煩了,李盈盈就會纏著媽媽講故事,但是趙留女是一個悶葫蘆,不擅言辭講著講著就張冠李戴,李盈盈就會急得大叫“錯了,錯了!應該是豬八戒到了高老莊·····“ 隨著妹妹李明明和弟弟李明旺的出生,李盈盈就遠離了母親的懷抱,徹底成了李老太的跟屁蟲,白天黑夜和奶奶待在一起了。
1976年是個多事之秋,毛主席和朱德巨星隕落,全國哀悼聲一片,從城市到農村,各地都在舉行悼念活動,來紀念偉大的領袖。對於死亡,李盈盈沒有概念,她隻能從大人的行為和表情上去判斷,這似乎是一件非常怕人的事情,隱隱感覺很恐懼。當時全村人都聚集在小學校的操場上,男男女女形容枯槁,低低的啜泣聲此起彼伏,李盈盈牽著爸爸的衣角忍不住放聲大哭。有時人們晚上也去小操場,在那裏還會有人帶頭高喊口號表忠心,麵對著一張放大的毛主席像,表情悲切的鞠躬流淚,聲音痛苦顫抖。嚇得她和其他的小夥伴,都乖乖地躲在大人身後,誰也不敢像以前生產隊開大會的時候瘋跑。
她喜歡村子裏開群眾大會,喜歡村子上的嬸娘伯母七姑八姨都坐在一起,熙熙攘攘吵吵鬧鬧的好熱鬧。女人們一邊表情誇張訓那些像野狗一樣亂竄的熊孩子,一邊手指翻飛的納鞋底、縫衣服。男人們倒是在氣定神閑地愜意地抽煙聊天。在一張掉了漆的桌子前麵,滿頭白發的老書記神色莊重地坐著,對著一個摔癟了的大喇叭,扯著脖子嚷嚷。她感覺平時喜歡披著一件發黃的汗衫,趿拉著露腳趾布鞋的老書記,這個時候真神氣!
華北平原氣候四季分明,夏秋季節雨水不多,氣候幹燥,適宜種植棗樹。棗樹在這裏是群眾脫貧致富的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它也在維係黃土地生態安全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生產隊在廣闊的田野裏,實行糧食作物和棗樹間種,一排排的棗樹中間,麥浪翻滾穀子飄香,好似一幅寫真風景畫。春末夏初時節,棗樹開花了,細細小小的嫩黃色的棗花,密密麻麻一簇簇地開滿枝頭,葉和花連在一起,遠處看以為是一團團黃綠色的棗葉子,棗花香氣四溢飄蕩原野,不禁惹來一群群的小蜜蜂,它們穿梭其中翩翩起舞。
李盈盈最喜歡秋天的棗樹林,秋風輕拂,大地變成五顏六色,棗樹枝頭掛滿棗子,青的如碧玉,紅的賽瑪瑙,大大小小叮叮當當,一嘟嚕一嘟嚕隨風搖動,有的壓彎了樹枝,伸手可及。打棗的那幾天,是柳葉鎮的節日。男人揮動著長長的棗杆子,瞄準棗子最多的樹枝,猛一用力甩下去,打棗杆劃著優美的弧線與棗枝相撞發出“哐啷”一聲兒,接著下起一陣棗子雨,就會看到滿地的棗子在跳舞。女人帶著布袋子,夾著花籃子,端著簸箕衝上來去撿,還不忘把最大最紅最漂亮的那個棗子塞到嘴裏,蜜甜蜜甜的,咬一口酥酥脆脆,甜中帶著一絲絲的苦澀。李盈盈和小朋友們此刻就是一群猴子,上躥下跳追著攆著去撿拾滾到遠處的棗子。李盈盈最興奮,提著小筐子眼睛瞪得溜圓忙的不亦樂乎,她撿的棗子最大最紅,映得沾滿汗水的小臉紅彤彤的。這個時候生產隊裏的棗子是隨便吃,一向板著臉愛訓人的生產隊長,此刻也笑吟吟的。這幾天鎮子上的人們屁特別多,捂著肚子跑去廁所拉稀的人也成倍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