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決心(3 / 3)

“師伯祖,封印真的無救了?”楚勝衣臉色發白地看著九子連心的鼎陣。

“九州大劫將至,大劫降至啊。”一歧看著眼前一張張充滿活力生息的麵孔,頓然心生無限感慨,一臉遲暮道:“老夫此刻修為不足平日半成,幫不得你們,那龍胤有求於我,老夫盡量周旋吧。”

“真師弟,你不是有乾坤印嗎?”蕭月兒一臉期盼地瞪著楊真。

“對呀,我們一起躲進去不就行了?”蕭清兒也醒悟道。

楚勝衣和樂天則是一頭霧水,不曉得他們在講什麼,隻有冷鋒全神貫注地盯著附近越逼越近的妖怪。

“乾坤印?”一歧神色一動,目露異色地看著楊真。

“我,我召喚不出這個法寶,好像跟我的紫府融為一體了。”楊真納悶地撓頭道。早在為瑤姬困住的時候他就嚐試過,卻發現乾坤印彷佛水滴融入心海一般,自己根本無法再進入那須彌空間,似乎性靈之物皆無法再入。

“這就對了,乾坤印認主之後,會與你紫府性靈一體,成就本命法寶,直至你死亡才可分離。到你修為足夠掌握‘空’之時,自然可回複萬物可容的境界。其實,這乾坤印真正的奧妙乃是一個遠古神話使命。”一歧微笑道。

“遠古神話使命?”楊真奇道,他心中對這老頭的故弄玄虛很是不滿,暗暗揣測他與聖宗的關係。

“那是神話時代留下的隻言詞組,無從考據,日後你若有機緣,自然能從聖宗得到答案。”一歧悠悠道。

楊真頓然垂頭喪氣,一直引以為峙的保命法寶,竟然有這等古怪。在王母峰,姬香仙子傳了他完整的乾坤五字訣:封,遁,玄,空,界;所謂封,即主萬物之虛;所謂遁,即遁萬物之實;玄乃掌虛實相生;空乃化無色無相;界乃尊太虛八極;憑他的修為不過初步掌握封字訣而已。且他發現一訣比一訣艱深百倍,後麵四字訣對他來說根本是雲山霧海,一竅不通。

說話間,因朱雀壇的子鼎飛空離去,左近的妖怪再無顧忌,從高空俯衝,貼地掠來,縱橫八方,眾人隻能看到一道道半透明的影子呼嘯而過。

這時一頭人麵鳥撲擊而來,早就憋足氣的冷鋒閃身掠起劈出上百道幽月,滿天月華縱嘯,直罩來妖。

那妖怪尖叫一聲,毫無征兆地折空變向斜飛了開去,如兩截對折的影子,縱然如此,還是有幾道勁氣掃中了它的雙翅,卻隻令它瀉出一小團黑煙,勞而無功。

“這是羽翼族的人麵鳥,也叫禺京,擅禦風。”一歧指點道。

他們背後又一聲虎吼,來了一隻四足帶翅的走獸,卻是貼地滑躍而來,樂天和楚勝衣各自祭出仙劍迎了上去。

“這是金族的飛虎,它的原身堅逾金剛,力大無窮。”一歧接著道。

果然,兩柄仙劍雷霆擊實在來妖亦身亦幻的靈身上,僅僅留下十數道白痕。飛虎吃痛,連連怒咆,又衝擊了幾番,發覺招惹不得,怏怏退去。

“除了醜還是醜,不是很強嘛。”蕭月兒見先後來兩隻妖怪都給輕易擊退,有了輕視之心。

“失去肉身,他們的法力不及原身一二,自然看似弱小。”一歧笑道。

楚勝衣和樂天相視苦笑,適才他們與那飛虎交手,頗感吃力,若是那飛虎恢複十成能耐,他們隻怕難以招架呢。

“小家夥,你過來。”一歧目光定在楊真身上,露出了複雜之色。

楊真見暫時也用不到他出手,便安心盤坐在一歧對麵,但見一歧凝重憂戚的神色,心中不由一緊。

“你等陷入絕境,唯有死中求生……”後麵他改為傳音入密,隻見楊真臉色急驟變化,端的精彩,最後全無血色,頹然呆坐。

“真要這麼做?”楊真心有不甘地再確認了一次。

“這是昆侖弟子的擔當,這是命運……怎麼選擇還是在你。”一歧無奈道。

“擔當……”楊真緩緩抬頭遊目,落在一旁蕭清兒慘白的玉容上,掙紮良久,重重一點頭:“好。”

一歧沒有說話,伸出一手,輕輕拍在楊真百會之上,無數幻象法訣紛至遝來,同時一把蒼老的聲音響起:“這是老夫畢生所悟蒼茫之道的至高法訣——蒼茫萬象法,分三重天境界,第一重天:‘萬象微塵’……”

“師弟,怎麼了?”蕭清兒見楊真渾渾噩噩地站起,關切道。

“沒事。”楊真勉強笑了笑,道:“師姐,你自己一定小心照顧自己。”

蕭清兒憑女兒家直覺大有不妥,卻不知這初見的師伯祖究竟對師弟說了什麼,才有如此之變,心裏正百般揣測,這時空中一陣驚雷巨響傳來。

九團異彩在孤島上空不住移形換位,之間霹靂頻現,雷霆不絕,其內一道金色遊龍一般的光影瘋狂攪動著,不住衝撞著子鼎,法力激芒眩若彩光,妖皇為首的九部眾破開仙器禁錮在即。

仙器周遭難以計數的妖怪盤旋飛舞著,遊散天上地下的妖怪群一圈圈環聚了起來,漫天黑影躦動,喧囂著,為各部族首助陣。

昆侖弟子聚首仰望那黑壓壓的一片,感受著那無所不在的強大妖力波動,以及不住顫抖若麵鼓一般的地麵,在這一瞬間,心中難免有末路之感。

“要我們能熬的過這一關,往後就不愁沒精彩日子了。”樂天不由自主地咽了口唾沫。

“必須在他們沒有恢複元氣前,逐個擊破,否則不僅修真界,整個九州也將大難臨頭。”楚勝衣昂首望天,鏗鏘有力道。

蕭清兒等人幾可以想象九州黎民流離失所,十室九空,水深火熱的景象,聞言俱不由點頭讚同。

“我有個疑問。”楊真突然想起了一個難解之謎,“當初玉鼎祖師爺為什麼不將所有妖族徹底打得形神俱滅?”

他的話頓時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卻無人有答案,一歧無奈歎道:“非不願,是不能爾。”

“為什麼?”幾乎所有人齊聲問道。

“修道人走的是王道,殺戮過多,有傷天和,因果律例牽引下,勢必種下魔孽,更將引動九五大天劫,甚至神罰,那將是昆侖派乃至修真界所有修真之士的劫難。”一歧肅容道。

眾人啞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