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它比傳統意義上的革命更具有影響力,
畢竟傳統意義上的革命,隻會影響一國或者一個地區,
而您說的‘技術革命’,卻能影響整個世界,創造出世界第一的國家。”
程治國點頭:“那是自然的,畢竟一個技術的發展,不會局限於一個國家和地區,
隻要是想發展、想進步的地方,肯定不能固步自封,繼續使用原始落後的生產手段。
就連我們的國家,如今比也在積極的發展技術,發展工業嗎?”
“那你在文章裏提出的,現在正是第三次技術革命的萌芽期,又是基於什麼樣的情況呢?
還是說,您覺得,這次又會有新的第一世界強國出現?”
張寧珊說完之後,期待的看著程治國。
程治國啞然:“張記者是想從我嘴裏聽到,現在是我們國家崛起的機會,隻要抓住第三次技術革命的機會,就能一躍成為世界第一?”
看被程治國說破了心思,張寧珊有些不好意思,
但她順著程治國的話問道:“難道沒有機會嗎?”
程治國聳聳肩,說了一句讓在場所有人都驚訝地話:“完全沒有。”
“任何大技術時代的發展,都不是憑空出現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第一次革命在高度成熟、自由的商業環境中孕育而出,
第二次技術革命是基於第一次技術革命的而誕生的。
我國工業基礎薄弱,再加上百年的戰亂,各行業的技術發展,甚至比不上百年前的歐洲強國,
如此的環境下,如何能掌控第三次技術革命的走向?
事實上,第三次技術革命已經發生了,但並不是在我國,而我之所以寫這篇文章,就是要告誡社會各界,抓住這次機會,
哪怕不能成為世界強國,也要為民族複興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成為世界第一打下堅實的基礎。”
采訪間陷入了片刻的安靜,
隻是打下基礎。
這種論調,不管是民眾,還是上麵的人,肯定都是不滿意的。
“趕英超美”,
這可是那位偉人提出來的,
程治國這算是公然唱反調了。
張寧珊有些無奈,
捧一下國家又無傷大雅,
說這種大實話,讓他們怎麼寫?
好一會兒後,張寧珊才說道:“我國雖然初立,但很多行業都是發展迅速的,
就比如農業方麵,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國就會成為農業第一大國,
其他方麵也在快速追趕,
如果治國同誌您說的技術革命這麼厲害,為什麼會沒有機會呢?”
這問題多少有點胡攪蠻纏,
世界第一強國,
誰都會說,
隔壁的小兄弟,不一直活在這種論調當中嗎?
到最後說的自己都信了。
程治國笑著說道:“第一還是第二,可不是自封的,得別人承認才行。
我可以說我是本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但你會認嗎?
別人會認嗎?
國外的人會認嗎?
如果我沒辦法站在科學家的頂點,創造出讓整個人類文明跨時代發展的成就,那我說得再多,也不過是吹噓和自欺欺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