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生苦笑:“部長你也明白,程治國到底年輕氣盛,我未必能勸得動。”
“沒關係,你隻需要表明自己的立場就行。”
蔣天山擺擺手道,“另外,下次再遇見這種事,記得三思而後行。”
“我明白了,部長。”
蔣天山點點頭,不再多說,重新拿起報紙,看其他的內容。
孫明生站起身,打算離開,但剛走兩步,他又停了下來,突然問道:“部長,如果真像程治國說的那樣呢?”
蔣天山歎了口氣:“明生啊,你未來的路還很長,不要因為一時的糊塗,葬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
“部長,我怕我膽怯了,以後會睡的不安生。”
孫明生麵露苦澀,“程治國為國家、為人民立下了汗馬功勞,他還年輕,他手裏還有技術,他還能研究出更多的新事物,
我實在想不明白,他為什麼要跟自己過不去。
誠然,就算一條路走到黑,他付出的代價也不會太大,
但僅僅因為如此,咱們就理所當然的覺得他瘋了,覺得他是在胡說八道?”
“又或者退一步說,就算他今年說錯了,那明年呢?後年呢?
國家現在不會因為疑似可能存在水患而勞民傷財,那以後就會願意這麼做嗎?
非要等災難降臨,吃了一個天大的教訓以後,再去做這些事情嗎?”
“我覺得,為國為民,不止是當下,還要考慮未來。”
蔣天山神色如常,笑著說道:“國家百廢待興,尚且顧不了當下,又如何考慮將來?”
“但這也不是因噎廢食的理由……”
“那你覺得,這對其他人公平嗎?”
蔣天山舉另一個例子,“地震和洪水一樣,都是天災,且是無法人為預測的天災。
四九城可能會發生地震,黃河流域有可能會發生地震,江南一樣可能會發生地震,
但你要因為有可能,就要讓所有人都花比原本高一倍乃至兩倍的價格,將房子建造的特別牢固嗎?
那顯然是不現實的。
因噎廢食的不是組織,
等你真正掌權後就會明白,
做當下該做的事情,就是我們為權者的本職,
如果這次的科研調查,發現發洪水的幾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國家一定會有所行動。
即便證明了這次不會發洪水,國家肯定也會防微杜漸,漸漸探索能夠一勞永逸的方法,
比如建造水庫,比如一步步的撤離居民,
明生啊,這個世界不缺傻子,但也同樣不缺聰明人。
你能想到的,上麵早已經想到,甚至可能已經開始實施了。”
“所以你也不要整天想著犧牲小我、成全大我什麼的,真等你走到頂峰,目所能及才不局限於腳下,才能真正看破迷霧,做更多的事情。”
孫明生張了張嘴,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輕輕歎了口氣,他說道:“我明白了部長。”
“做好自己手頭上的工作,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想著走捷徑。”
“好。”
孫明生出去了。
門關上,蔣天山放下報紙,揉了揉腦袋,
是啊,
他唯一沒辦法回答的就是——
萬一程治國說的,真應驗了,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