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
蘇元上帝視角,移動到默利文明上空:“打歸打,但也不能盲目打。”
“因為我追求的,不僅僅是勝利。”
“而是低損失的勝利。”
“最好是不死什麼人,就拿下默利文明。”
“這就需要充分的觀察。”
“我有上帝視角,對方一舉一動,我都能看在眼裏。”
“有這種優勢,想要低損失,倒也並不難。”
首先。
自然查看默利文明的邊境。
經曆過上次慘痛損失之後,默利文明已經不在邊境陳兵。
大概率是沒有充分力量,防守邊境了。
“說明默利文明,短期內不可能主動攻打我。”
蘇元自語道:“跟我預期的一樣,上次默利文明全軍覆沒,已經讓對方傷筋動骨。我未來幾個月,甚至幾年內,都是安全的。”
“但既然戰爭開始了,又怎會滿足於一個短期的和平?”
“既然默利文明暫時沒有能力主動打我。”
“那自然就是我來打你了。”
“先打哪裏好呢……”
蘇元開始觀察進攻目標。
第一個想法就是。
擒賊先擒王?
攻打默利文明的首都,抓住對方的王和貴族們。
到時候,可能會一舉拿下敵軍全境。
於是。
蘇元上帝視角,來到對方首都。
俯瞰首都狀況。
此刻的首都,在戒嚴。
街上巡邏者,比之前多了許多。
到處都在征兵。
也能看到駐紮在城外的各軍營,在熱火朝天訓練。
蘇元大概清點了一下。
“八單位戰士。”
蘇元皺眉:“到底是人多,這麼快就重新組織起規模。”
“雖然許多都是新兵。”
“但直接攻打這種防守力量的敵人,也難以保證低損失。”
“突襲首都,不太現實。”
看對方首都的氣氛。
巡邏頻率。
征兵頻率。
還有訓練軍隊的狀態。
能夠判斷出,上次的全軍覆沒,將默利文明嚇到了。
他們在拚命擴大軍隊,用以自保。
也正因如此,對方很可能殊死一搏。
突襲首都,怎麼想都會損失慘重。
不能激發出,對方困獸之鬥、殊死一搏的想法。
先攻打其他城市。
打下來就秒建城牆。
逐步蠶食對方領土。
這樣精神折磨對方,繼續嚇對方。
對方新兵又多。
肯定能占據到優勢。
不說比突襲首都收益大,但一定更穩,損失更少。
上帝視角,移動到其他城市。
“默利文明,首都以外,有兩座城市。”
蘇元自語道:“亞紮和阿新,意思是什麼,我也不清楚,也沒必要知道。”
“其中阿新城,距離凱旋城最近。”
“我的軍隊從凱旋城出發,抵達那裏需要五天左右。”
“如果隻是派出騎兵,一兩天吧,反正不會三天那麼久。”
“最好還是弓兵一起去,這樣穩妥些。”
“畢竟這座城市……”
蘇元上帝視角,觀察著阿新城。
不僅觀察城內。
城外,郊區,很大範圍都會俯瞰觀察。
“畢竟這座城市,也有三單位戰士了。”
“一單位老兵。”
“兩單位新招募到的戰士。”
“老兵生活在城內,大概負責城防,其實也是城內生活好。”
“兩單位新兵,在城外軍營訓練。”
“也負責城外的巡邏跟警戒。”
“大意的話,也可能有損失。”
“所以最好是弓兵一起來,這樣就能保證低損失,拿下對方這座城市。”
蘇元在觀察中。
很羨慕對方的人口數量。
僅僅這一座城,看起來就有二十單位以上的人口。
隨隨便便,新招募兩單位戰士。
畢竟。
對方是正常文明。
沒有係統,沒有未來高科技,沒有外掛。
能這樣效率征兵,已經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