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騎兵部隊,撤退到安全距離。

蘇元繼續上帝視角,俯瞰敵軍動向。

經曆過慘痛失敗後,敵軍此刻陷入恐慌。

他們進退兩難。

繼續攻打,以目前不剩一半的兵力,加上連續遭受伏擊,對士氣造成慘痛打擊,進攻將不切實際。

撤退?

一路走來,沿途多麼辛苦,敵軍都深有體會。讓他們回頭再走一遍?他們沒有體力了,沒信心能走回去,可能會累死在半路上。

於是。

蘇元上帝視角,看到敵軍在猶豫,在糾結,乃至於軍心渙散。

“雖然還剩2.2單位兵力,但士氣已經沒了。已經是一群烏合之眾。”

蘇元判斷道:“而我的一單位騎兵部隊,連續兩次伏擊獲得大勝,士氣高漲,僅憑士氣差距,就能一打二,消滅剩餘敵軍。”

“但,沒必要正麵硬上。”

“正麵攻打,一定會有損失。”

“等!”

“等敵軍有所動向,讓騎兵繼續埋伏。”

“剩餘2.2單位敵軍,也要全部消滅掉。”

“既然敢來攻打我。”

“那就一個不留,全部處死。”

蘇元眼神冰冷。

也想過,要不要俘虜他們,收為己用。

轉念一想,不行。

對方沒有認同感,俘虜過來也是隱患。

隻能殺。

上帝視角,來到部落。

部落還在討論,要不要加入蘇元。

蘇元對部落有巨大影響力,部落對蘇元有認同感。

隻有這樣加入過來,才可靠。

又或者。

“我實力足夠強,能夠穩穩壓製住對方的話……”

蘇元自語道:“我可以將對方抓來,作為奴隸驅使。而不必考慮影響力、認同感之類。”

“用鞭子指揮敵人幹活。”

“聽話就給點食物。”

“不聽話就弄死。”

“但我目前人口少,軍隊少,實力不夠強。”

“並且,子民都還很淳樸。”

“抓奴隸的話,可能因為實力不夠強,被奴隸聯合造反。”

“又或者,我淳樸的子民們,因為同情奴隸,而給我搞破壞。”

“所以……”

“抓奴隸,要達成兩個先決條件。”

“第一條,自然是實力。有強大的,能壓製住一切反叛的軍隊。”

“第二條,就是轉變子民思想。我可以散播天命論,我們是高貴的血統,高貴的種族,別人是低賤的下等人,這樣子民就不會同情奴隸,也就更不會幫助奴隸,來給我搞破壞了。”

蘇元自語著。

並搖頭。

這兩個條件,目前都還無法達成。

軍隊,需要足夠多人口,需要武器發展,這些蘇元目前都沒有。

天命論,需要足夠強才能散播天命論。如果很弱,還散播天命論,那就是井底之蛙,夜郎自大,自尋死路。

“所以,我現在根本不可能抓奴隸。”

蘇元上帝視角,回到凱旋城附近:“目前處置敵人,隻有殺。沒有第二個選項。”

不多時。

蘇元俯瞰到,敵軍動了。

隻不過,不是有組織行動。

敵軍2.2單位戰士。

他們散了。

朝著不同方向而去。

似乎是因為士氣低迷,軍心渙散,導致指揮者權威盡失,軍隊解散了。

“潰散了?”

蘇元詫異:“怎麼說還有2.2單位戰士,比我的兵力多一倍有餘,居然就這麼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