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才少年在美國(1 / 2)

伴隨著籃球空心入網,比賽結束的哨聲也同時響起。

籃球還未落地,三角洲中心球館的觀眾就已經開始了歡呼,邁克爾·喬丹再一次拿到了三連冠,此時的邁克爾喬丹正蹲坐在地板上痛哭,他比任何人都明白這座總冠軍獎杯的來之不易。

同時發出歡呼的還有遠在大洋彼岸,坐在沙發前看著電視的上海少年何天明。

自打記事以來,喬丹就是他的偶像,那麼自然地,他的夢想就是進入NBA。毫無疑問他是幸運的,他的父母對他的愛好給予了最大的尊重,他可以自由規劃自己的未來。

同樣幸運的是,何天明在籃球這項運動上相當具有天賦,雖然身高並不出眾,但手掌奇大擁有一雙長臂,而且運動天賦很好,身體協調能力很強,與同齡人相比他的籃球水平進步飛快,被自己的教練稱為中國艾佛森。

在親眼見證了喬丹奪得三連冠之後,他心中的NBA之夢逐漸開始升生根發芽了。

在經過半個月的深思熟慮之後,他正式向父母提出了自己的人生規劃,他想進入世界籃球的最高殿堂NBA。

在大多數中國父母的眼中之後好好學習才是正道,但他的父母十分開明,孩子的人生應該由自己來選擇。因此他們並沒有著急給出答案,而是決定先考慮一下。

在兩天後的晚上,他們將何天明叫到了房間內,嚴肅的與何天明討論了這件事的可行性。

首先,何天明在籃球上是有天賦的,但身高是硬傷,好在球商很高而且運動能力足夠強可以彌補這個缺陷。因此是有可能的,但當今本國籃球運動環境氛圍十分壓抑,想要進入高水平聯賽的賽場就必須給教練送禮,而且競爭機製十分混亂,而這一點在何天明的父母看來是無法接受的。

但他們答應何天明同意他向職業球員的方向努力。

何天明告別了自己興趣班的教練,開始進行專業籃球訓練。

隨著時間的慢慢流逝,他的球技逐年增長,到了十七歲的時候,他已經在省級聯賽傲視群雄了。

國家隊也派人前來與何天明的父母交涉,試圖提前讓何天明穿上國家隊的隊服。

但何天明和他的父母深知本國籃壇現狀,於是果斷拒絕了這個提議。國家隊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以往都是別人求著他們想進來,今天遇到這種事。

於是惱羞成怒開始在省級聯賽打壓何天明,導致其上場時間和戰術地位日益低下。

打過球的都知道,十八九到二十五歲之間是一名球員漲球的最佳時機,但此時何天明得不到上場鍛煉的機會,這無異於變相的殺死這名優秀的球員。

打壓日益嚴重,但何天明和他的父母並不打算想腐敗的藍協屈服。

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何天明的父親何進決定舉家搬遷到美國,試圖為兒子創造出更好的籃球氛圍,他試圖將自己的兒子培養為最優秀的籃球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