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叮叮叮叮”刺耳的鬧鍾聲炸醒了陳可夕。這是下午四點的鬧鍾。
在旱季的暹粒,能出去玩耍而不被烤成燒豬的時間段不多,得起了。
陳可夕把頭埋在柔軟的被子中,深吸一口帶著空調涼氣的空氣,一鼓作氣跳下床。
走到租車行,騎上預定好的小電動,瞬間便融入了這座滿是摩托的城市。
小時候看三毛的書,看她和荷西在撒哈拉結婚、裝飾在垃圾場對麵的家、教鄰居用水拖地和曬席子,瑣碎的生活日常在作者筆下變得饒有趣味。
陳可夕看得津津有味,連午飯都忘記做,挨了好幾頓爸媽的訓斥。
長大後雖然沒找到屬於她的荷西,但路上的風景並不會因為她是一個人而變得遜色。
一個人,隨走隨停,不必早上六點起卡著時間趕景點,不必看導遊臉色,也不必被困在特產店裏浪費錢浪費時間。遇到喜歡的地方就多住幾天,遇到合得來的旅伴就多聊幾句。
有時一時興起不想出門,於是窩在民宿裏度過整個假期,離開時也是心滿意足的。
總之,陳可夕已經十分熟悉,甚至是享受一個人的旅行。
而這是她第一次來暹粒,到這兒已經20多天,吳哥窟反反複複逛了三四次。這些千年前的神像有種魔力,讓人看不夠。
她打算明天再買一張吳哥窟的七日套票,慢悠悠地再“複習”一遍景點。
不過那都是明天的事情了,眼下快黃昏,陳可夕車頭一拐,拐到巷子裏的果汁店。
剛摘下頭盔,年輕的店員小妹衝她揚揚手,操著一口不太正宗的英語,“Mango?”
也難怪店員認識她,自從發現了這家店以後,她每天都會在這個時間段來一趟,比上班打卡還準時。
飽滿的芒果肉配上牛奶、細碎的冰沙、香甜的蜂蜜水,在黃昏時室外溫度還能達到32度的暹粒,這簡直就是救命的神仙水。
小命得到續航以後,陳可夕把車駛離了熙熙攘攘的老市場,朝河對麵的住宅區開去。
根據她多年的旅遊經驗,當地真正有特色的玩意兒都在居民生活區,而不是特意開發的旅遊景點。
路越來越崎嶇曲折,不知不覺已經從水泥路走到了紅泥路,路邊的灌木無人打理,滿葉塵土。
旱季少雨,陳可夕稍稍一加速,竟也卷起了一陣紅塵。
“哎呀!”顯然是飛揚的塵土熏到了路人。
陳可夕忙停車道歉,“Sorry,Sorry”。
對方轉頭過來,紅色帽子上幾個大字“三亞市看天下旅行社”格外惹眼。
原來也是中國人。
“對不起,阿姨。”陳可夕忙改口,心下卻有些疑惑。
這塊多是本地住宅,零星散布著幾家法國麵包店和咖啡館。若有遊客,多半也是圖個小眾的老遊客。這位跟團遊的阿姨明顯不是那類人。
“沒事啊姑娘。”老阿姨看上去有點緊張,擺擺手,三步並作兩步拐進小巷子裏,看上去有幾分慌不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