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棗村的蘇國清(1 / 1)

棗村。

蘇老先生撫養了三個子女,先前把老大、二姑娘嫁出去了,家中就隻剩下兒子和他們夫妻倆。

生活和和美美,可蘇國清是從外地介紹過來的,是上門女婿,他的太太叫夏望榮,是棗村本地人,由於她是老大,家中又沒有男丁,隻能她招女婿上門當家。

夏望榮那一輩,她是老大,下麵有三個妹妹。

三個妹妹嫁的不遠不近,由於當年沒車,隻能靠雙腿行走。

十分困難的生活他們不屈不饒咬牙堅持著。

一堅持就是幾十年,生活水平提高了,可她們已經老了。

跟現在的年輕人比不了,不會玩手機,更不懂得什麼是上網。

蘇國清出生地是河南唐縣,他從小就在船上,沒跟父母在一起,他最小,最上麵有個姐姐,中間有個哥哥,哥哥叫七斤,就住在城裏頭,他們每年都會見麵聊天。

哪怕現在上了年紀,他依舊堅持每年坐車去看城裏的哥哥。

畢竟他們是血濃於水的親兄弟。

哪怕打斷骨頭還連著筋。

後來,哥哥癱瘓不能下地走路,嫂子沒病沒災直接人沒了,對他們家打擊很大。

兒子和兒媳在外地上班,留下孫女陪他們夫妻生活。

小孫女很乖,被他寵壞了。

連挑草都要把孫女背在背上。

村裏人都說他太慣孫女了。

他總是一笑而過。

照常對孫女萬般疼愛,上街每次都要帶她去買吃的。

他老了,有退休金,每個月準時八號發工資,孫女要是8號上學的話,他就會拖延時間等孫女周末放假在家的時候在一起去。

對於這個孫女,他是非常疼愛嗬護的。

他沒有那種老思想——重男輕女。

並沒有。

蘇十一十歲的時候,舉辦了生日典禮。

爺爺奶奶出現辦的。

她經常想媽媽,問爺爺最多的一句話,那就是,“爺爺,我媽媽呢?什麼時候回來?”

蘇國清會拉她坐到邊上,坐下來跟她細細說。

說快了怕她沒聽懂。

口氣一直都是溫柔型的。

對於小蘇十一,爺爺蘇國清是她的支撐,是她的上帝,是她避風的港灣。

直到長大,她才發現,爺爺做了她避風的港灣,而爺爺呢?他的避風的港灣在哪?

說起可憐,想媽媽,爺爺蘇國清又何嚐不是那樣委屈痛苦呢?

爺爺才最可憐。

幾十年都不在媽媽身邊,看不到媽媽,聽不到媽媽的聲音。

他該多造業。

在這個城市,他不熟,舉目無親,隻有朝夕相處的媳婦。

如今兒子結婚為他添了孫女,添了有血緣關係的親人,他該多欣慰呀。

他應該很滿足。

“爺爺,你想媽媽嗎?”蘇十一總拉著蘇國清的手問。

小孩子是無心的,她隻是沒看到過爺爺的媽媽。

從來沒有。

牆上掛的遺像是奶奶的爸爸。

她很好奇。

蘇國清強忍著眼眶裏的淚水,輕輕摸了摸蘇十一的腦袋,“爺爺媽媽在遠方,能看見我,我也能看見她,想肯定是會的,我會偷偷在心裏想。”

蘇十一還小,不懂爺爺話裏的含義。

“奶奶說,你媽媽在外麵?在哪兒?”

“爺爺要做事了,你自己玩吧,晚上爺爺跟你講故事。”

“好。”蘇十一點頭。

在小蘇十一看不到的角落,蘇國清在偷偷擦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