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是為序(1 / 2)

癸卯兔年三月初,徐先生送來他的長篇小說《龍潭情緣》,請我為其作序。

我才看幾章,便欲罷不能。看完全稿,忍不住叫好,這是一部思想性與藝術性俱佳的作品。

小說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生動曲折,懸念迭起,可讀性極強。

故事發生在解放初期江南一個偏僻而古老的小山鄉——莊家鄉。莊家鄉曆來為宗族黑惡勢力所把持,以老族長莊爺為代表的黑惡勢力為了維持他們的獨立王國,與山匪相互勾結,竭力破壞剿匪小分隊的工作。小分隊隊長劉兵帶領小分隊和鄉民與宗族黑惡勢力、山匪、國民黨特務展開了驚心動魄的鬥爭。

在這場鬥爭中,美麗而貧窮的少女竹花前後被劉兵營救了三次。第一次竹花被強迫作為龍王的祭品,在祭祀投河的半道上讓劉兵救下;第二次劉兵獨闖匪窩,衝破重重險關,救出了竹花;最後在敲響剿匪勝利鼓點時,窮凶極惡的匪首火燒政府大院,試圖用竹花和衛生員王雅琴的血來祭父,劉兵在千鈞一發之際救了竹花。作者在推動劇情發展過程中,以劉兵與竹花的感情發展為線索,圍繞“思無邪”的愛情宣言進行鋪墊。與此同時,作者還在書中安排了一場影子三角戀。沒有爾虞我詐,隻有同情、親情和豪情。這場牧歌式的生死戀,如同硝煙彌漫的崇山峻嶺中,綻放著的一簇豔麗的鮮花,芬芳而燦爛,讓讀者的心情在緊張之餘起到輕鬆舒緩的作用。難能可貴的是,書中還穿插了很多環環相扣的精彩情節。如:挖出敵人設在鄉政府大院的內線,偵測國民黨特務電台,利用反間計引蛇出洞,老財主山崖上摔死,山匪醉生夢死等場景,使可讀性大大增強,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小說人物形象豐滿,性格鮮明,作者對筆下人物的內心世界刻畫細致入微,不惜筆墨。

主角劉兵,這位在戰火中成長起來的剿匪小分隊隊長,有勇有謀,處變不驚,勇猛果敢。為了解救被劫持的竹花,尋找失蹤人員,他帶領小分隊深入殺機四伏的岩洞——藏兵洞,粉碎了敵人的罪惡陰謀。在深入虎穴時,他策反了小山東,使用“調包”計救出了竹花。在劇情推向高潮的壓軸戲中,劉兵用他的勇敢和智慧贏得了營救時間,不顧個人安危,與隊友從熊熊燃燒著的屋頂縱身跳下,兩個“火人”與窮凶極惡的匪徒捉對兒扭打在了一起……

錚錚鐵骨也有柔情的一麵。發動群眾對黑惡勢力和山匪的鬥爭,讓劉兵無暇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以致於對年輕美麗的衛生員王雅琴投來的愛戀,有點不諳風情。同樣,當竹花明白表達對他感恩和喜歡時,又顯得不知所措。隻有當他背著竹花逃出匪窩,掉入陷阱,在夜晚的狼嚎聲中,竹花一頭撲進他的懷裏時,劉兵才抱住了這個苦命的姑娘,演繹了一曲愛的交響樂。

小說還重點刻畫了竹花和王雅琴兩位女主人公的愛恨情仇。竹花敢愛敢恨,樸素無華,嫉惡如仇,把多次舍身救她的劉兵當作恩人和心靈唯一的寄托,百般依戀,最終花好月圓,終成眷屬。王雅琴,有文化,有覺悟,參加剿匪小分隊後暗戀上了隊長劉兵,並自信日後自己一定會成為他的夢中人。但當她看出竹花也深愛著劉兵時,內心受到了震撼,體會到了一種苦澀的感覺。在竹花娘被山匪放火燒死,竹花哭暈的當晚,她的角色實現了華麗轉身——她要讓這個苦難的姑娘得到女人應該得到的幸福。她決意放棄對劉兵的暗戀。在二胖被劉兵打倒在地開槍掃射的刹那,她一頭撞開竹花,把安全讓給竹花,把危險留給自己,壯烈犧牲。王雅琴的豪情壯舉,驚天地、泣鬼神。這樣的一個女英雄,讓讀者崇敬,讓讀者流淚。

莊族長——莊爺,小說中的頭號反派人物,黑惡勢力的代表。他有財有勢,陰險促狹,兩麵三刀,假裝善人。他借助族長的身份,與山匪兒子沆瀣一氣,竭力阻撓和破壞減租反霸以及農會等群眾組織的活動。他讓人到處放置土地爺神像來恐嚇和愚弄鄉民,放火燒死竹花娘,企圖劫持竹花上山為老莊家傳宗接代。他絞盡腦汁,不斷把髒水潑到小分隊頭上,企圖把剿匪小分隊再次趕出大山。他暗中向山匪提供給養,安置內線,轉移浮財,被小分隊截獲後負隅頑抗,最終惡有惡報,摔死在懸崖下,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