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動蕩的關東(1 / 2)

周猛一邊吃著花生,一邊跟蘇韻韻介紹關東當下的局麵。

關東原本是個好地方,這裏土地肥沃,山高林密,一切都是大自然饋贈給關東人民的。關東的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壤有著神奇的魔力,若是碰上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土壤裏能長出幾倍的莊稼來,真正實現“大倉滿小倉流”,一幅美好的豐收圖景。除此之外,關東連綿的大山更是一座座豐富的寶庫,春夏秋三季,山珍野味應有盡有,漫山遍野都能撿到好東西,鬆子針蘑,還可以打些麅子野豬解解饞。關東人民熱情勤勞,每個人都對生活投入了十足的熱情,盼望著日子紅火生活富足。若是太平盛世,關東人民定能夠憑借自己的雙手繪製出一幅欣欣向榮的美好圖景。

可惜的是,近幾年朝廷腐敗,時局混亂動蕩。在這種情況下,關東作為邊境地區的劣勢尤為突出。關東地處邊境,天高皇帝遠,朝廷公文的時效性較差,政策法規的效力和執行度與京城等中原地區相比大打折扣。若是朝廷上下能夠勤於政務、勵精圖治,關東地區便能夠大踏步的前進。但是,這兩年朝廷腐敗,皇帝終日不問政事,大權旁落,下級的政府官員也變得懶散起來。上梁不正下梁歪,下級的官員們也不再關心治理和政治問題,將精力集中在斂財中,整日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官府的威信力逐漸下降。強龍不壓地頭蛇,這在地方上是極其常見的事情,特別是這條龍現在已經日漸虛弱,逐漸變得有氣無力。 於是,地方上各種勢力開始迅速發展壯大,頂替衰弱的官府勢力。關東地區主要有四方勢力,一是政府的官軍,二是各地的土匪響馬,三是鄰國的軍隊,四是遊牧民族。這四方勢力相互拉扯,你方唱罷我登場,最終維持了一個微妙的平衡。政府的官軍懶散怠慢,對於鄰國軍隊和遊牧民族的騷擾行為,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不追究;而對方的部隊也知趣地進行小規模騷擾和掠奪,來去匆匆,畢竟這條巨龍尚有一絲威力。

而土匪響馬則成為了關東地區最獨特的旗幟,他們亦正亦邪,時好時壞,維持著隊伍的發展和威懾力。在發展的過程中,小股勢力被不斷吞噬合並,逐漸形成了能夠雄踞一方的大隊,最終成了各方勢力眼中惹不得又除不掉的存在。關東的土匪響馬並不止做些打家劫舍的壞事,還負責轄區內村民日常生活的護衛工作,驅逐來自鄰國、遊牧民族或其他土匪勢力的掠奪,還負責解決村內事務,甚至成為轄區村落的主事人。因此,關東的土匪響馬在他人眼中是打家劫舍的悍匪,而成為了轄區居民的守護神。

這幾年,關東普通百姓的生活稱得上是水深火熱。官府的盤剝變本加厲,鄰國和遊牧民族的騷擾也日漸頻繁,百姓們本不富裕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叫苦不迭。土匪響馬反而成了部分村民的救世主,他們寧可交一筆保護費用,來換取自己一年的平靜生活。這種想法恰恰成為了土匪響馬們生存的土壤,並生根發芽,日漸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