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你且先去亭舍報案。”
待李寶走後,陳夢梁蹲下對那些孩童道:“你們可願回家?”
剛才發聲的那男童率先回道,“家中人將我賣了,我便不再是那家之人。”
陳夢梁注意到他左額上有一道還在滲血的傷口,眼神卻依然清亮,隻見他又手指一男童,“他和我一樣。”接著又指著剩下的男童和女童。“他們倆家中人都沒了,自然也無家可回了。”
餘下三人盡皆點頭,陳夢梁讓人拿來傷藥給那幾個孩童上好,歎口氣,道:“那你們便跟著我走,可好?”
“好。”
陳夢梁複又對那男童道:“待會有人問話人是不是你殺的,你隻需點頭,大漢律八歲以下的童子殺人是無罪的。”
“嗯。我會的。”那左額上有傷的男童答道。
不過一刻,便見李寶領了三人回來,三人皆著吏服,見此場景,不由一呆。
“我乃本亭求盜,你們為何在此?”當先一人問道。
“我是梁縣縣長,奉命前往京都公辦,途經此地,路遇不平。”陳夢梁給三人出示了進京的文牒,又轉頭望向那倒斃牆邊的中年男子,道:“剛才我問過這些孩童,此人乃是販賣菜人的不法之徒,我等解救下這些孩童後,將他綁在那邊。”
陳夢梁又指了那男童,“沒想不慎被那童子拔了劍,刺死了。”
“人當真是你殺的?”
那男童點頭。
“依大漢律,年八歲以下者,殺人,可收贖。”陳夢梁道,又讓人取來三萬兩千錢,交與那求盜。
“這些應該夠了。”
那求盜還欲言語。
“我還有急事需得上京,便不在此耽擱了。這些孩童我便先帶走了,若有事,過幾日來梁縣找我便是。”
出得門來,裴元紹早已備了馬匹在門口等候。
眾人上馬,因沒有馬車,隻得先一人帶了一個孩童,揚鞭而去。
出了洛卞,眾人披星戴月,趕了半夜,到洛陽城郊找了處客棧歇息。
陳夢梁打開窗戶,這客棧就在明堂旁邊,一開窗視野極為開闊。
星河燦爛,夜風微涼,陳夢梁的思緒卻翻湧不止。
自己在這東漢末年,到底可以做些什麼?為了更好地活著?又或者可以為了這受苦的天下蒼生做些什麼。
今日之所見,堅定了陳夢梁的決心。既然要展露鋒芒,自然也不怕被這時代的大牆所阻擋,哪怕推倒它,會讓自己也被永遠埋藏。
隻是饑荒,疫病,以及亂世到來後的不斷征伐,自己有能力阻止嗎?
對於東漢末年的饑荒來說,歸根結底的原因是公元七十年到二百七十年左右的這段時間,正是溫暖期向寒冷期轉變的時間段,整個華夏地區的年均氣溫下降了兩度。從而引發了旱災,寒潮等許多災害,使得糧食欠收。
章帝建初元年,也就是公元76年,就有就有大旱穀貴,民流滿道的記載。到了獻帝興平元年,公元194年,更是發展到了旱蝗少穀,百姓相食的地步,而公元197年,又發生了天旱歲荒,士民凍餒,江淮間相食殆盡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