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5日,從香港迪斯尼離職後、在準備回內地發展之前,我決定開始寫《香港遊》—— 一篇紀錄我2017年從內地大學畢業回到香港工作至2022年這五年曆程的回憶錄。
從下定決心離開香港、到完成在內地的7+3隔離,我將擁有將近1個月的空閑時間,《香港遊》是這段“悠長假期”的一次嚐試。趁此機會,我希望認真回望自己一路走來的曆程,且不去管它是否將會又一次地被半途而廢,重演我上一篇文章《檸檬包裹》的命運。
感謝我的女朋友小a,寫作途中她為我提供的修改建議,使我受益良多。
前篇一:
在開始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我的背景吧。我的學生時代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01年至2007年,小學一到六年級的時光,我在廣東小城佛山度過;2007年,小學畢業,我來到香港定居,重讀小學六年級,並一直待到中學畢業;2013年至2017年,我再度回到內地,於泉州華僑大學就讀本科,其中,2016年,我又很幸運地申請到了台灣交換機會,在台灣淡江大學度過了半年時光。
在正式邁入社會之前,我曾做過三份體驗性的工作。
第一份工作是在2012年,那年我讀中五(也就是高二)。當時隻想體驗一下賺錢的感覺,於是在同學的介紹下找到一份外賣兼職。工作地點在家附近,感覺散散步、走走路就能賺到錢,賺錢還是挺容易的。當時不是暑假,一周隻上周六一天班,還算輕鬆,但最終也隻做了三周,就沒再堅持下去,隨便找了個要複習準備考試的理由,結束了這一份兼職。
第二份工作也是發生在中五,當時剛剛完結期末考試,學校就舉辦了一個工作體驗活動,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參加,要通過麵試錄取程序,並且參考校內成績進行選拔。最後挑選了大約20個同學,參加為期兩周共10天的體驗。而我跟另外一個同學(浚boy)安排到了離家特別特別遠的地方:黃竹坑參與其工作體驗,至於工作種類應該是算物業管理。工作內容大約就是在大廈巡邏,停車場登記,看閉路電視,不時會聽到旁邊警察學院的燒槍訓練,第一感覺是挺驚訝的,因為原來開槍聲這麼響。最有印象的是每個中午我跟浚boy都會去附近的熟食市場吃飯,其中裏麵有一家海南雞飯特別好吃。但這些不太是重點,這一份工作的重點在於上下班路程所花的時間特別特別長,大約需要4個小時。從新界西到港島南,每天都在接近跨越一整個香港,雖然後麵我們找到了一個比較快捷的方法,但時間也就縮減一個小時,不塞車的情況下也要3個小時。工資以津貼的形式發放。一天隻有100塊港幣,10天一共就1000塊錢。
第三份也是學校舉辦的體驗計劃。當時時隔一年,這次我也參加並且入選。最後我是去了一家物業管理公司的總部,但跟上一年的不一樣,這次是要在辦公室裏麵的工作。為期4周共20天。可能因為上一期結束時我們反映過津貼太低,所以這一期劃一有5000塊工作津貼。
這一份工作讓我的體驗不太舒服。首先是裏麵的氛圍,明明辦公室裏麵有上百人,但依舊十分十分的安靜,是一種能夠聽清楚中央空調震動的寂靜。而且他們是通過發email來進行溝通的,大部分時間都不會見到大家麵對麵講話,或者用電話講話。而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等待工作安排。畢竟隻有少量我能力上能應付的工作能賦予給我。我能感受到他們的繁忙,還要精心安排一些沒有意義甚至是意義不明的工作。但他們也沒辦法隨意晾著我,畢竟我最後是要去一個工作體驗大會講述心得。裏麵參與旁聽的人都是公司的最高層。所以賦予我有趣的工作成為了他們的工作之一,而我無形中感覺自己成為了負擔。可以說,在辦公室裏麵的我大部分時間都是浪費多餘。而且到最後除了我的上司外,事實上,我跟其他人聊天對話可能總共也沒超過10句。可能這就是辦公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