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美一人,婉如清揚(1 / 3)

夏夜多雨,開著窗睡,雨聲、雷聲格外清明。梅清音撩開帳幔坐起,在床邊侍候的梅珍忙為她披上一件風褸。

“現在什麼時分了?”她依在床側,不急著下床。

“娘娘,三更剛過。被雷聲吵醒了嗎?”梅珍是梅清音從梅府裏帶進宮內的,對小姐的性情格外清楚。

“嗯!”自小在雷雨夜,就不能好睡。她聽聽雷聲已遠,但雨聲仍密,微微皺了皺眉頭。“梅珍,把宮燈移近些,再點支清香,還有把案上的詩集拿來。”

“皇後娘娘!”梅珍的聲音有些不悅,卻又無奈地照辦。主子隻要一捧著書,就不知道今夕何夕了,癡癡迷迷地看著,不吃不喝,象傻了般。

“那有燈光的地方是何處?”漆黑的雨夜,一點燭火就顯得特別明亮。

梅珍撥亮了燈,點好香,端上一杯冰過的蓮子湯,聽到娘娘的問話,她抬頭看了看窗外。

“那不是偏殿嗎?皇上和向王爺、冷丞相正在議事,河南發水,淹了很多地方。”

梅清音點點頭,憂心地說:“唐將軍一月前便去河南賑災,不知情況怎樣了?”

“劉公公剛剛送來幾本折子,可能裏麵會有將軍的奏章。”

“那暫且不拿詩集,先看折子吧!”國事要緊,詩集隨時都能看到的。

梅珍欲言又止,歎了口氣,轉身去拿折子。

當今皇上蕭鈞正當英年,威武果斷,有智有勇,登基以來,國強民富,邊境安寧。但這位天子卻有個壞習性,不願看奏章。一坐到龍案前,看著奏章上密密的文字,便頭暈眼花。但他卻有個博覽群書、過目不忘的皇後,再多的折子,皇後淺淺地翻一遍,就很快條理分明的講出來。一到夜晚,禦書房內,皇後看折,皇上批閱,這是宮中一道奇特的風景。

王朝的江山是先皇出生入死打回來的。百姓們有時會拿現在的皇帝與先皇做一些比較,例如看哪個皇帝比較賢明,誰在位時會比較少征稅,哪個皇帝的治世更加的太平。。。。。。其實,皇帝不是選出來的,誰優誰劣也無法更換,隻當是茶餘飯後一些談資罷了。但當今皇上不愛看折子卻讓很多人覺得驚異,但不看歸不看,人家皇帝又沒誤過事,今日的折子不會放在明天,什麼急事、大事也沒有差錯過,大臣們又能怎樣呢?

朝中大臣對皇後看折曾頗有微詞,後宮不參政,這是立國的根本,但當今皇後稟性溫存純良,隻看折,對國事從未有一言半語,那些碎語也就生生地咽進肚中了。

梅珍明白自已的主子不愛張揚,哪怕她高居中宮、皇上珍視,比那些張妃、燕妃多得是資格,但她就隻知看書,有了書,她就萬事滿足,與世無爭。宮中的人都偷偷地笑說皇後是個書呆女。

當初梅清音被納為皇後,讓多少人跌破眼球。

論家境,隻是一介清貧的太傅之女,不象張妃是開國將軍愛女,燕妃是長公主之女那般家世顯目;長相呢,還算清秀宜人,與其他兩妃一比,因年歲小,就顯得太過青澀了;何況性格還清冷,獨居中宮中,與得寵的公公、宮女們從不交往。從選她進宮,到坐下皇後之位,這一路上,隻有皇上一人堅持,其他無人讚成。

但她穩穩地坐上了皇後位置。

梅清音與別人一般,也覺得這一切是這麼的超出常規,讀了太多史書,自然明白宮深如海,稍不留心就會被風浪卷走。如果抗旨不會有什麼後果的話,她會第一時間明明白白的拒絕,能離開多遠便離開多遠,但她生為太傅之女,除了認命還能如何呢?

皇上,她並不陌生,幼時他常到梅府中做客。大婚前,皇上還出宮偷偷看過她,對她講,她是他很折服、很信任的一個人,宮那麼大,他在裏麵好孤單,他想讓她幫他,還說宮裏有大大的書庫,什麼書都有。她瞪著清澈分明的眼睛,看了他許久,最後認真點了點頭。

十四歲的秋天,她嫁給了他,成了他的皇後。新婚之夜,她與他在正殿中看了一夜的折子,方才明白他是真的需要她的幫助。

白天看書,晚上看折,她過得很充實。後宮煩雜的事,有女官管理,皇上晚上不是宿在張妃處,便是燕妃處,也就沒人說她爭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