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人類夢想飛翔1(1 / 3)

年齡最大的飛行器

風箏不僅是一種曆史悠久的玩具,同時還是利用空氣動力升空的最原始的飛行器。它的飛行原理和現代飛機的飛行原理十分相似,可以說,風箏是現代飛機的祖先。

風箏作為最古老的一種飛行器,在2000多年前就被應用於戰爭。

大約在公元前200年,我國古代的將軍韓信,曾經放飛過一隻風箏,用這隻風箏來測量敵人營寨的距離。從此之後,風箏被不斷地用於戰爭。

公元6世紀,在一場戰爭中,風箏作為一種聯絡信號被放飛在空中。

有人說,就像中國人與歐洲人的相貌不一樣,中國的風箏與歐洲的風箏的外形有很大的差別。

在古代,中國的風箏大多是長方形的,尾部有飄帶。

而歐洲的風箏是細長的三角形物體,做得有點像蛇,它有一條尾巴,飄蕩在風箏的後下方。風箏圖

在19世紀以前,風箏主要被用來作為一種娛樂用具,很少有人認真地想過用風箏載人,更沒有想到風箏是一種可能的飛行器。

在20世紀初的一天,一位氣象學家把他的觀測儀器綁在一隻風箏上,送到了空中。他用這種辦法準確地測到了當時天氣的一些數據。

潛水艇剛剛誕生不久,各項設備很不完備。為了更好地觀測敵方船隊的位置,德國的一艘在海上行駛的潛艇,便用一隻大風箏,把一名士兵送到了幾十米的空中,觀察敵人的船隊。

一些喜歡垂釣的人,把釣魚線係在風箏上,然後把風箏放飛到離岸邊十幾米遠的地方,這樣,釣魚人既可以釣到深水域裏的魚,又能使垂釣人的影子遠離魚鉤,真是妙不可言。

更奇妙的是,還有人利用風箏進行滑水。

不過,那時的牽引滑翔器比現在用汽艇牽引的滑翔器的浮力要大。

風箏猶如一隻巨大的帆,在空中順風飛翔,它牽引著水麵上的滑翔器,擦著水麵疾馳,使觀看滑水表演的人們驚歎不已。

更值得一提的是,風箏曾經被科學家作為一種科學研究的工具。

1752年,著名的科學家富蘭克林利用風箏研究天空中的靜電就是其中一例。

1752年6月的一天,天空烏雲密布,眼看暴風雨就要降臨了。富蘭克林帶著他的兒子威廉,一起將一個風箏放飛起來。就在風箏越飛越高的時候,一道閃電剛好從風箏上掠過,富蘭克林的身上立即湧過一陣恐怖的麻木感。富蘭克林欣喜若狂,他的推測得到了證實,天空中的雷電果然是一種放電現象。隨後,富蘭克林經過苦心研究,發明了可以將雷電導入地下的避雷針,為世界做出了傑出貢獻。

1877—1878年,俄國海軍軍官莫紮伊斯基乘著用三匹馬拉的大風箏“飛”上天空,他用這樣的實驗來研究比空氣重的物體怎樣才能升到空中,他找到了翅膀獲得升力的規律。他說:“運動的速度越快,同一麵積能載重的重量也越大。”根據前蘇聯的科技史介紹,莫紮伊斯基於1882年製成了他所設計的飛機,並且完成了在空中的飛行。

但是後來再也沒有第二架飛機出現,因此這次記載並沒有得到國際上的承認。

當時在西方,也有一些人利用風箏能升到空中的原理,設計了類似風箏的翅膀,把它綁在自己的身上,利用它借助空氣的上升氣流進行滑翔。

德國人李林塔爾就進行過不止一次這樣的實驗。

1891年,李林塔爾利用自己製成的第一架雙曲翼滑翔機開始實驗。3年以後,他不再將滑翔的翅膀縛在自己的身上,而是真的有點像巨大的兩翼風箏那樣,隻要用手緊握著與兩翼相聯係的繩索就可以滑翔。

他曾創造過從50米的山頂上向下滑翔,飄飛350米的記錄。

這種實驗,為實現真正的航空飛行積累了寶貴而又豐富的經驗。

然而,在1896年的一次滑翔飛行中,他從空中墜落下來,受了重傷,為航空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也就是在這一年,美國萊特兄弟開始了航空器的研究。他們看到了李林塔爾滑翔失事的報道,並不畏懼,仍舊從利用風箏原理的滑翔機開始實驗,終於在1903年完成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世界上公認的第一架飛機的發明者。

熱氣球的誕生

1782年,有一個叫約瑟夫·蒙特哥菲爾的法國造紙工人,這一天他留意觀察了一下自家的壁爐,突然發現壁爐中的火星、煙塵和許多固態物質平穩地從壁爐中升起來,順著煙筒升上了空中,然後才消散開來。

約瑟夫是一個有心人,也是一個肯動腦筋愛思考的人,他想:如果把那些帶動火星、煙塵和固體物質的氣體收集起來,並利用這些氣體將人造物體升到空中,想必也一定能行。

他決定動手試一試。

於是他用上等的絲綢做了一個口袋,然後他把口袋的口朝下,並在口袋下麵點燃一隻火把。

火把燃燒時產生的熱空氣順著口袋口鑽進袋中,很快口袋裏麵充滿了熱空氣,他一鬆手,口袋升到了天花板上。

這個實驗使他十分興奮,他立即與住在法國另一個城市的弟弟艾迪安·蒙特哥菲爾聯係,並決定做一次規模較大的試驗。

這一次,他們的試驗是在室外進行。

兄弟兩人製作了一個很大的絲綢口袋,往口袋裏裝滿了濃煙形成的熱空氣。這個絲綢口袋大約上升到20米上下的高度,才冷卻變癟,飄落下來。

蒙特哥菲爾兄弟把他們的發明稱為“浮空器”。

有一次他們的“浮空器”上升到了300多米高,飛了1千米遠。雖然他們兄弟倆都不願張揚,但是他們的試驗結果還是被許多人知道了。

有些人希望他們能進行公開表演,他們答應了。

他們用亞麻布做麵,用紙做襯裏,製作了一個直徑大約10米的大氣囊。1783年6月4日,在法國昂諾內市的廣場上,聚集了幾萬人,他們要一睹“浮空器”的精彩表演。

蒙特哥菲爾兄弟來了,他們在廣場上搭了一個爐灶,點著羊毛和幹草,再把那個大氣囊展開,讓滾滾濃煙從開口處進入。

這個大氣囊由8個人吃力地向下拉著,很快,氣囊裏充滿了熱氣。

隨著一聲令下,8個人同時鬆手,氣囊開始上升,人們仰望著,驚訝極了。

有人計算了一下,這個氣囊一直升到大約1.8千米的高度,它在降落前大約飄飛了將近2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