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原。
一處碩大的蒙古包內。
此處是大元王朝拓拔部落的大本營。
與大周不同。
大元王朝除了國都金川城以外,並沒有第二座城池。
其他的部落繼續以遊牧為生。
為了更好的管理麾下所有的胡人部落,成吉思汗將青青草原劃分成了八塊領土,並冊封了八大王級部落。
由八大王級部落,管理麾下的一切事情,並聽從他的指令。
建立了所謂的冊封製!
而拓拔部落,便是八大王級部落中最為強大的一支部落。
整個部落人數高達八十萬人,麾下騎兵二十萬,馬匹上百萬。
正因此。
成吉思汗才將其放在了靠近西涼的地域,就是為了讓拓拔部落壓製大周王朝。
同時。
拓跋部落的首領拓拔天澤,同樣是一位武聖,而且是位二品武聖。
是整個大元王朝的第二大高手。
有著拓拔部落坐鎮,整個西涼郡就仿佛生活在夢魘之中。
除了西涼城外,其他的地方,每隔半年就會迎來拓拔部落的掃蕩。
這些拓拔騎兵就像是鬼子進村一樣,該拿的拿,該搶的搶,該殺的殺。
絲毫沒有留情麵。
一些有錢的,有權的,有關係的,早就離開了西涼郡。
前往武威,南陽等周邊幾個郡城。
留下來的,就是一些拖家帶口,世代生活在這裏的普通百姓。
他們無法走。
也沒有辦法走,更是不知道往哪裏走。
雖然有武聖坐鎮,但是拓拔部落卻始終沒有攻打西涼城。
也不是說沒有打過。
隻能說打下這西涼城沒有絲毫的用處,拓拔部落最為強大的,便是那疾如風,烈如火的胡人騎兵。
既然是騎兵。
那就注定了隻能在寬闊的場地上馳騁。
那裏才是他們的主場,隻有在那裏,他們才能發揮出他們的優勢。
若是用來守城,那就是自縛手腳,放棄了自己最大的優勢。
用自己的缺點去迎接敵人的長處。
他們之前,就曾吃過這樣一次的虧。
那一次。
拓拔天澤帶領著拓拔部落很容易的就打下了西涼城,並占據了西涼城。
十萬騎兵進城後,學著大周王朝士兵的樣子,駐守城池。
但是很快,就迎來了大周王朝的反擊。
一名大周武聖帶領著十萬士兵很快殺到了西涼城下。
沒了戰馬的騎兵,就像是沒了牙齒的老虎,沒有絲毫的威脅。
攻城守城都是大周王朝的優勢。
那一戰,拓拔部落損失慘重。
五萬精銳騎兵沒有死在草原上,而是死在了守衛城牆之上。
拓拔天澤見大勢已去,帶著剩下的五萬騎兵飛快的逃回了草原。
很是狼狽。
這也是大周王朝十幾年來,在與大元王朝對戰中,唯一獲勝的一次。
經此一事。
拓拔部落成了笑話,他們從此再也不提占據城池一事。
而是像如今一樣,像圈養牛羊一般,將整個西涼郡圈養起來。
至於大周這邊。
因為西涼之地太過於荒涼,沒有什麼資源,且無險可守。
不值得大費周章的去守護。
最終在利益的權衡之下,西涼屬於被放棄的一方,至於血仇,除了西涼人,隻怕無人還曾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