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有些人而言親人的離世就像是一處美麗而平淡的風景,當你剛開始離去時並不會有太大反應,但當你在某個瞬間回想時,那處風景會化作一把溫柔的箭,一點一點刺穿你的心髒。
張去祁記得十七歲時的冬天,樹上的葉子覆蓋了一層薄雪,天空總是暗沉,烏雲總是驅趕太陽,看不清遠處的青山,也看不清自己的將來。在張去祁的記憶中,外婆總是麵帶笑容對待任何事情,她教張去祁看事情要見微知著,指觀點要一針見血,也要學會人情世故,但更重要的她更希望張去祁能夠不要與外人過多來往。
外婆家被西北的高山四麵包圍,張去祁從小和外婆相依為命,直到外婆去世。外婆去世的當天,天色愈發暗沉,雪在地上積了一層又一層。從張去祁有記憶起,外婆每年都會帶張去祁去正東的那座山祭拜,說是祭拜,但去的時候也隻帶一些張去祁平時用的一些作業或者小玩意,亦或者最近喜歡的吃食。
正東那座山中有一個山洞,洞中溫度偏低,張去祁喜歡在炎熱的夏天去那裏避涼。在山洞的時候,張去祁總感覺有人在盯著她,但並不讓人討厭。每回祭祀,外婆都會讓張去祁將最近一年發生的事告訴在暗處的人,雖然她不理解,但外婆說的話應該去做。
臘月三十一,張去祁已經按照外婆的心願,將她的骨灰撒在門前的茶花樹前了,而去年的此時外婆正牽著她走在落滿雪的小道上。張去祁邊走邊想:外婆此時到冥府嗎?她與她的親人團聚了嗎?她還會回來看我嗎?好想她啊。想到最後,張去祁鼻子一酸,眼淚就想掉下,抬頭望向灰蒙蒙的天空,可眼淚還是止不住。這一次,不再有人替她擦臉。
走至山洞深處,用早已擺放在那裏的掃帚清理一番後,張去祁將貢品擺在還算幹淨的地上,這次的貢品是一些臘肉和臘腸,與之隨行的還有一個保溫桶,桶裏泡著兩包量的泡麵。肉是要上供的,麵是要自己吃的。放好之後,用火柴將帶來的檀香點燃,沉穩的香味一點一點彌漫在空中,張去祁不自覺的放鬆了身體。她一邊嗦著麵一邊說著:“外婆前段時間不在了,我隻有一個人了。再過不久,我也要的上學了,很長時間不會再回來了。雖然我不知道你是誰,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說這些……”
張去祁說一會停一會,最後看向山洞深處的牆,沉默片刻開口:“如果您真的還在,我想再見您一次。”
張去祁有一個秘密,外婆從小不許她在東麵停留太久,但是小時候總有一種逆反心理,你不讓我去我偏去。
七歲那年,有一次外婆新買了許多種子,把隻會搗亂的小去祁趕走,自己一個人前往遠處的農地。能不能成活那是運和命,種不種那是態度問題。張去祁見外婆走遠,一個人加速跑到東門,小小的身軀鑽進一個小洞,小洞後別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