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陰平道破廟凶案,越百年祖龍現世(1 / 2)

詞曰:江月晃重山

涇渭濤濤北返,太行嶂嶂東回。趙嬴逐鹿始斯追,秦梆調,魂繞夢相隨。

黃鳥惋惜灑淚,無衣慷慨橫眉。錚錚鐵馬化塵灰。登高歎,何處現西陲。

初冬的一個深夜,上弦月已經落去,山影昏黑,枯木之上掛著皚皚白雪,格外的醒目,陰平道上不遠處有座荒廟,距在山頭上。聽說這個荒廟曾是五鬥米教的一個小據點。最輝煌時期,廟裏曾經供奉著一個治頭。後來大漢丞相曹操來了,五鬥米教教主張魯大敗投降。那個治頭混不下去了,帶著兩個女信徒和大批糧食,不知道逃到了哪裏去了。漢軍來了沒多久,大漢皇叔劉備又帶著大軍趕走了漢軍。小廟從此荒廢了,成為少數進山盜伐樹木刁民的歇腳點。

小廟偏處立著一把明晃晃的樸刀,樸刀寒光下映出一個雙目空洞,嘴角滲血,臉色比雪還要白的腦袋。殘破的棉衣已經遮不住瘦骨嶙峋的軀體,雙臂旁散落些許幹柴,雪與泥和水混在一起,仿佛為了證明少年生前曾經向命運掙紮了那麼一下。再下麵一片血跡,僅剩骨頭的大腿格外刺目。不遠處有一個篝火,柴火劈裏啪啦的響著,火上架著一口小破鍋,鍋內湯已經沸騰了,散發出陣陣的肉香。

小廟前栓馬石旁有匹瘦馬,不住的噴著鼻息,被包上白布的前蹄不停的刨著地,對抗著這無情的寒流。

小廟內一個小校穿著魏軍的軍服,頭上裹著好多破布,臉上的凍瘡遮蓋不住曾經的俊秀,他邊在地上鋪著茅草邊喃喃自語:“這鬼天氣真他媽的冷,口吃將軍不知道腦袋讓哪塊石頭給堵了,要搞什麼千裏奔襲,老子也是出門沒看皇曆,被選為斥候來探路,還好不是特別倒黴,在這地兒還有個破廟,並且遇上了一個小羔子,順便讓本大爺打打牙祭,聽說瓜娃子肉特別嫩,這瓜娃子也是物盡其才,要不然老子就要餓死在這破蜀道上。”這小校邊說邊吐了口唾沫走向篝火,準備用餐。

“夫人加把勁兒!用力呀,夫人!孩子馬上就快出來了!”“喜兒,快去打熱水,夫人快生了!”一位老嫗不停的說道。

“女兒呀,肚子爭點氣生個男娃娃,生了男娃以後就是秦國公子了,這輩子你也就有著落了!”一位身著深衣,臉上塗有淡淡的胭脂的老婦人,望著黛眉緊鎖,額頭布滿汗水的俊俏小少婦,小聲地說道。

小少婦突然明眸大張,大叫一聲“啊”,胸前的起伏更加大了,雙手握的緊緊的,雙腿因用力而更加繃直了。

“哇,哇,哇”伴隨著清脆的啼哭聲,老嫗用雙手捧著剛剛出生的小嬰兒,像捧著一件久違的珍寶一樣小心翼翼。然後看向嬰孩的兩腿之間,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扯著嗓子大喊:“夫人大喜,大喜啊夫人!是個帶把的!帶把的啊!”老嫗的聲音因激動而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