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別說,春香一遇到她兒子的事情,就變得賊善談,一會子嘰裏咕嚕好多話從她嘴裏冒出來,我都差點接不上茬。”
“隱隱約約聽見你們說田小虎就進步不少,那嗓門可大了,聲音傳的老遠。”
“你們都聽見了,是啊,春香這些時間一直鞭策他家小虎學習,這不一有進步,春香她嚐到甜頭,就更逼著小虎學習了。
盛建業和林曉寧談起張春香,都覺得她執行力不錯,田小虎有了進步除卻自身努力的原因,張春香在這方麵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想著想著,二人不禁慶幸自家女兒是個努力學習的,不用別人鞭策,這樣的好福氣不是人人都有的。
盛南星在一旁休息,表麵上不發一言,對這件事不做任何評價,實際上他們說的每一句話都記在了腦海中。
他們談論張春香在兒子田小虎學業上出的力,感歎母愛,卻忘了另一個人,那就是田小虎的父親田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學習與父母的教育分不開,他們隻看到了張春香時刻督促田小虎的學習,卻忽視了田剛。
不知為什麼,有些時候,本該是父母共同完成的事情,最後卻演變成母親一人的任務,父親在這個過程中完美隱身,有些不出力的人到結果子的時候,反而將錯誤推給了別人。
別人家的事情,盛南星頂多在心裏想想,不會說出去,畢竟每個人的看法不同,自己認為的,別人反而不理解、不認同,千人千麵,何必給自己找麻煩呢。
第二天,陽光從透過窗戶,撒在床頭,即便是冬日,看這光芒,也是難得的好天氣,留著在此地過冬的鳥兒在築的巢中,歡快地唱起了歌,嘰嘰喳喳,每早一唱。
一家人也醒的過來了,隻是昨天太累,在縣裏住,回去也快,沒有昨天那種緊迫的心情,自然不急著回去了,都在床上躺著呢。
倒是一大早隱約聽見隔壁張春香教訓田小虎的聲音,而後就是一陣陣輕微的噪音,大概是快過年了,要打掃除塵,買年貨、對聯……他們剛剛放假,有好些東西等著幹呢。
林曉寧也聽張春香說過,這棟樓裏有不少戶人家是跟他們同一個廠的,放假的時間都大差不差,打掃的時間也有很大可能撞在一起,樓上樓下進進出出是不可避免的,林曉寧也能理解,所幸他們也快回老家了,這也打擾不了他們多久。
之前的東西包的好好的,也不需要額外再包裝了,一拎就走,十分方便。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緊趕慢趕,時不時歇歇腳,到真叫他們搭上了回村的牛車,免了一段徒步的煩惱。
架著牛車的大爺是為自己村裏送東西,偶爾也稍人,收點東西就行,收錢容易被打成投機倒把,太敏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