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爺爺訓話結束後,盛建軍最先沉不住氣,帶點羨慕帶點嫉妒地說道,“老三,你真的是出息了。”就算是房款要慢慢還,可房子已經到手了,戶口也已經轉好了,他們現在跟家裏其他人已經徹底不再一條水平線上了,明明之前老三可是家裏過的最差的,果然不到最終關頭不要輕易下結論。
你說,他們家還欠著債,但這並不能改變他們已經是城裏人的事實,至少他們就沒有勇氣背著這麼大的欠款,這麼大的擔子壓下來,壓力山大,老三家還是膽挺大的,不怕還不起。
用盛建業的話來講,房子他家總是要買的,先買先住,用以後的錢圓現在的夢,早買早享受。
之後果然不出他的所料,自家幾個嘴巴大的,在外麵全都突突出去了,眾人知道了盛建業是欠款買的房,頂多感慨盛老三這小子膽子大,說幾句酸話也就罷了,倒不至於一直抓著不放。
之後,盛建業和林曉寧一直忙著收拾東西,將不用的東西放好,貴重物品藏好,全部收攏好,就把門拴好上鎖,畢竟之後還是要回來的,在縣裏不好做包子,正好一周回來一次,在飯點做,就算香味再大也沒關係。
搬屋子的動靜自然不小,這幾天兩個人一直進進出出,吸引了不少鄰居的注意,住在城裏就是這一點不好,太密集,誰家有個風吹草動,其他人都能知道個大概。見他們兩夫妻一直忙著,倒是沒人跟他們搭話,估計要定下來才行。
收拾好後,盛建業去拿做好的衣服,看看手藝如何,還好王大娘的口碑還是有保障的,沒有因為是這次衣服的數量多了,就濫竽充數,不然他就要換個人了,本來就是錢貨兩訖的事情,自然要保質保量。
將衣服交給鄰縣王樂她們,收了錢,他就不管後續了的售賣。
這樣才是真的省心省力呢。同時他也不外發展下線,去更遠的地方賣衣服,但前提是產量要跟得上,雖說物以稀為貴,可貨太少,也不好賣啊,而且衣服也不能指著王大娘她們,還是得再找些可靠的人。
扯遠了,現在他們終於安心在城裏住了下來,搬進去第二天,林曉寧準備在走廊外做早飯時,就遇到了同樣早起做飯的鄰居,她叫張春香,住在隔壁,自己和丈夫都是工人,拿著鐵飯碗,上麵公公婆婆自己有工資,跟著大兒子住,他們隻負責每個月出點錢。還有一個兒子正在上小學,家庭條件是頂頂不錯的了,也很舍得在吃上花錢,畢竟人是鐵飯是鋼,大人要補充體力,孩子也得補充營養啊。
今天他們家早上三個人每人一個雞蛋,然後是熬的稠稠的秈子粥和自家醃的小菜,在這會兒,已經是不錯的一頓了,何況也不是天天都能吃的這麼好。
“哎,大妹子,你們家剛搬來,還適應嗎,要是有什麼事不清楚可以找居委會的李大媽,她是管咱們這塊兒的,不用不好意思,李大媽是個熱心腸,誰家有個不方便的,她都樂意幫忙”話匣子一打開,張春香就收不住了,滔滔不絕地給林曉寧傳授著這邊的生活經驗。
有人幫忙,林曉寧也不是不識好歹的,順勢接過了張春香的話茬子,兩個人聊的有來有往的還是時間不早了,才打住話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