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沒有第一時間同意這個價格,而是對林博文道:
“這個價格超出我意料之外,我得問過我父親才能給你答複,上次我沒有得到他首肯就稀裏糊塗多付了十萬美金,這讓我父親十分生氣,差點就把我的工作讓我兄弟來做了。”
“這是應該的,但凱文先生也得早做決斷,吉省可不像花城四季溫暖,那邊說不定哪天就下雪,這參就挖不成,得等來年了。”
“我這兩天就給你答複。”
林博文知道這事八九不離十了。
......
白天秋收,夜裏顏如玉和黃瑾鄔抱怨道:“如果能讓農機廠給咱村批一台收割機那就好了。”
聯合收割機這會子也不是沒技術引進生產,就是都是去了國營大型農場。
他們這些生產隊想實現機械化,那得等上一等了。
畢竟大型農場下麵還有中小型農場在排隊等著呢。
“讓爹協調一下,今年怕是不成了,讓他們先欠著。”
“隻能這樣了,我們也不能讓咱爹難做。”
畢竟比起收割的艱辛,還是農場任務更重。
他們村至少人力勉強跟得上,不像一些農場,一個沒把握住時機,就會出現在雪地裏搶收的場景。
也正因為秋收,黃瑾鄔壓根走不開,所以人參是熟悉路況的黃洵禎和連宇呈開車過來取走的。
下午上工的時候,免不了有人向顏如玉打聽黃瑾鄔家的親戚又跑過來做什麼?
畢竟現在又沒秋收完,秋收完了,還可以拉點糧食回去。
顏天珍永遠是吃瓜第一人:“如玉,我聽說你婆家的親戚又開車過來了?”
“嗯,說是來這邊出差學習,就進來吃個午飯,順帶看看大娃,拍幾張照片回去給孩子爺爺奶奶大姑他們瞧瞧孩子的變化。”
“我婆婆電話裏也是讓我們帶孩子去照相館拍照片給他們郵過去。”
“那你和蔡知青打算什麼時候帶孩子回去?”
“今年還不行,孩子還太小了。”
顏如玉:“萬一明年你又懷上了呢。”
“懷上了就繼續生,我得給我閨女生個弟弟,不,得生兩個,誰也欺負不了我閨女。”
“想法不錯!”
“那不是。”
因為今年的寶媽產婦尤其多,為了趕進度讓寶媽們把工分提上去,大隊長還給村裏大半女娃工分,讓她們在田間幫忙照看小娃娃。
顏如玉幹著活就被育兒姐喊道:“如玉姑姑,大娃餓了,你快過來喂他!”
“我這就來!”
柳青梅在她離開後,一臉羨慕地對顏天驕說:“大娃真幸福,九個月大了還有母乳喝。”
“我營養跟不上早沒得母乳喂我家雪峰了。”
“我也差不多,現在都是給我閨女喂米糊糊。”
顏天珍冷不丁地來了句:“我家飄雪的口糧我幫她保住了,就是有點費錢。”
還好婆家經濟上給力,不然隻能委屈孩子了。
顏天驕衝其翻了個白眼:“天珍,你那是傻人有傻福!”
蔡文遠那種有十個雞蛋會藏六個,再和妻子各分兩個的男人不要也罷。
不像她家楚辭舊,會把錢全部公開透明,兩人有商有量,大多時候還是聽她的。
“堂姐,這也側麵說明,人呐還是少自作聰明的好!”
看我不氣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