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憶當年(1 / 1)

五月底,宮裏到處也已經盡是春意,仲春的風已帶了些許融融暖意,野春亭近旁的月季,芍藥,春杜鵑也齊齊開放。

素光小心地攙扶著魏崇景,彼時她已經貴為太後,年過半百,加之年輕時也曆經不少風波,身子骨自然也差了許多。

“母後,孩兒帶著雲葭進宮來看你了。”周華玠手中拉著一個約莫六七歲的女孩,倆人皆是一襲紅色宮裝,明豔照人。

魏崇景如今眼睛已經不太好,看遠處模模糊糊的,此時兩人站在一處,仿佛一大一小寧嬈。

“是玠兒和小雲葭啊,如今都當娘了,還是這麼的急哄哄,哎喲,也不改改你的脾氣。來,小雲葭,來祖母這。”魏崇景招招手,一臉慈愛。

雲葭邁著小腿,奶聲奶氣地道:“祖母,雲葭想你啦!”

周華玠嬉皮笑臉地告饒,又讓後麵的一眾宮婢抬上來一架箜篌,她拔去護甲,坐著箜篌一旁調試著弦,“母後,孩兒如今的箜篌彈的連雲時諺都誇好呢!您可得好好品鑒品鑒!”

魏崇景拉著小雲葭從善如流地坐在一旁的石凳上,笑吟吟地道:“是嘛,那咱們可有耳福了,大周朝最嬌蠻的榮昌大長公主親自給咱們彈箜篌呢!”

那邊清泠泠的聲音已經響起,“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

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陳三願;

一願郎君千歲,

二願妾身常健,

三願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魏崇景恍惚間,仿佛又看到了那年的青蔥歲月,看到了當年鮮活明媚的寧嬈。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興隆二十七年,一道詔書頒下,魏太師幺女魏崇景,內閣首輔大學士長女沈婧同入瀛王府。

魏崇景為側妃,沈婧為庶妃。

瀛王周煬本有王妃,也是魏家的,不過是魏家三房的長女,名喚崇盈。如今姐妹倆嫁了同一戶,一個是王妃,一個是側妃,且魏崇景為長房幺女,魏家獨長房一脈算得上是支柱,對比之下,魏崇盈不免落了下乘。

瀛王府內,魏崇盈麵容扭曲,咬牙切齒道:“魏崇景都進了王府,我還有什麼立足之地!”

一旁的良妾李玉棠小心勸解道:“娘娘,她便是進了咱們王府,也不過是個側妃,還不是得聽命於您。”

李玉棠本是魏崇盈的陪嫁婢女出身。因著魏崇盈當初懷有身子時,瀛王時常往側妃楚南湘房中去,魏崇盈便抬了李玉棠做姨娘、借此來分寵,隻可惜效果甚微。

待魏崇盈稍緩了心情,又重新描補了妝容後去了前廳容川堂。

她方踏進去一步,便已聽見瀛王周煬同楚南湘的笑聲連連。

楚南湘今日很是嬌媚,一身團錦琢花衣衫,發髻梳的烏黑油亮,斜斜攢著水玉蘭花簪子,顆顆瑩潤飽滿的明珠點綴在發間。

隻見她坐於周煬下首,斜倚著小幾連連嬌笑,“聽聞魏八小姐貌比西施貂蟬,且有詠絮之才,還是王妃的嫡親妹妹,這可不就是咱們王府天大的喜事。王妃得了妹妹常伴,王爺也得了個知心知意的人。”

周煬聞言很是得意,“瞧你這張嘴,這樣會哄本王開心,當日在德母妃宮中見到魏八小姐不過是隨口讚一句八小姐好孝心,父皇便下了旨意。”

“本王雖得了新人,亦不會忘卻你們這些長年陪伴本王左右的人。”

眾姬妾忙行禮道謝。

魏崇盈麵色不虞,“王爺和各位妹妹都好雅興,這麼早便等在這容川堂了。”

眾人聽出她語氣裏的怪異,都不去搭話。唯有庶妃丁思真抿唇一笑,道:“今個是兩位妹妹進府的大日子,妾身們不敢遲到。”

魏崇盈被堵的麵色一滯,忿忿地走至右主位坐下。

楚南湘她還尚且可以斥責兩句,可丁思真她卻是不敢的。

丁思真本是瀛王生母丁芬儀的親侄女,瀛王自小不在生母身邊養著,自覺對生母多有虧欠,加之丁思真對丁芬儀有著救命之恩,為人也很是直爽大方,頗得瀛王寵信。

李玉棠眼珠一轉,開口道:“丁夫人這話說的可是不妥帖呢,王妃原是在汀蘭院安排人去布置魏側妃和沈夫人的住所,又從庫房裏細細挑了上好的綢緞和頭麵來給兩位姐姐當賀禮,這到了夫人嘴裏啊,倒是王妃娘娘遲到的不是了。”

丁思真臉白了一霎,訕笑道:“妾身當然不是這個意思了,妾身隻是….妾身隻是…..”

魏崇盈心情大好,撲哧一聲笑了出來,搖著團扇道:“好了,本王妃知道你是什麼意思了,不過,以後可萬萬不可這般輕率了,禍從口出啊,丁夫人。”

周煬雖心裏有些埋怨丁思真的口不擇言,但到底是與自己有著親情的,在心裏也是有點重量的。

於是,他重重擱下茶盞,麵色陰冷,哼道:“好了!吵吵鬧鬧的,整日裏像什麼話。”

眾人見狀也都紛紛噤了聲,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