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直立行走的開花彈(1 / 3)

原來逃亡的人回宋國原籍,對於富豪來講很容易,首先證明你家是本地人,然後交納批發價一萬二千元銀元,手按聖經發誓:忠於海皇,一切ok,全家直接取回大宋國籍。

這是海宋王朝為了賺錢想出的無恥招數,皇帝美其名曰:投資移民。

但若是窮人逃了又想返鄉,就算你祖宗八代都是本地人,那就麻煩了,你沒有良民證,治安官會像逮耗子一樣反複追捕你這種清國來的非法偷渡者,不想被關進豬籠車、在宋清國界線被一腳踹過去也可以,掏錢即可。他們要你賄賂他們,你不得不把自己出賣勞力賺的血汗錢給他們,你最好賄賂,因為若是被遣返的話,清國滿臉獰笑的兵丁一樣要賄賂,不賄賂?就按大清律被砍頭唄。

這也是海宋王朝想出的無恥招數,皇帝美其名曰:保護本國勞動力;

李濂文家族很有錢,所以簡直是一路綠燈回到了韶關城。

當然祖宅沒了,萬畝良田沒了,但沒關係,隻要人還在,一切都不是問題。

他們家先修葺了祖墳,然後在城牆裏的西南角買了地皮,自己重新起了傳統樣式的豪宅,兒子們做生意、在城外購買良田,曾經的豪門李家重新又回來了。

在大宋做生意賺錢,比在長沙更加容易。

大宋沒有清國那種幾裏路一個的厘金收費站,商品流通成本很低,而且李家靠著在長沙的親戚有關係,從湖南進口農產品、再轉手出口這邊的工業品,一來一去就是滿滿的金銀。

幹了幾年,李濂文也安了心,再也不會做頭纏紅布的長毛衝進家門大砍大殺的噩夢了,回來時候打算夾著尾巴做人做到死的他,那尾巴又豎起來了;加上他看不過眼韶關城的一些事,他心比天高的豪門少爺的脾氣也囂張的回來了。

首先他看不慣海宋斯文掃地,讀聖賢書的人根本不被尊重,其實也沒多少年輕人讀儒家那一套書了,道理很簡單:大宋科舉不考這玩意,不能當官不能富貴,我讀你我有病嗎;

再次他討厭無知小民以西洋玩意為榮,穿要穿洋裝、吃要吃西餐、住要住洋房、行要坐馬車或者皇帝車,連以前的國粹抬轎和獨輪車都快要絕跡了。

最後他認為洋人要滅絕華人,為何?洋人洋教不讓納妾!這一夫一妻萬一生不出來孩子,還不納妾,豈不是要斷後了嗎?看看他自己,有一個正妻七個小妾,結果現在有六個兒子、十一個個孫子,三個重孫子,不算女兒、外孫女,那是外人,這不僅是子孫滿堂的問題,而且代表了一種讓人生畏的宗族勢力。

別說賺錢、種地的能量,就算打群架,他怕誰?

試想要是他隻有一個兒子兩個孫子,他能迅速在長沙立穩腳跟嗎?他能在重回老家韶關後短短五年又東山再起嗎?

所以他認為洋人洋教是要毀滅中華的。

他五十五歲生日之時,六兒子為了巴結老爺子,特意包了城裏的西餐廳,請整個家族一起聚會為老爺子慶生。

這本來是非常時髦的事情,但是惹惱了老爺子。

從進門開始,那個門童替兒孫們群星捧月般的李濂文老爺子開門的時候,用的是英文。

其實那英文是胡謅八扯的外文,主要是了裝麵子的,完全和和尚念經一樣,是門童信口胡謅的,要是英國人來絕對聽不懂這是啥意思。

但這惹得老爺子冒火:你丫一大宋賤民,好好的中國話不說,憑什麼說夷文?欺師滅祖的混賬玩意!

一進這城裏第一家西餐廳,李濂文一愣停在門口,沒敢繼續走步:這玩意確實嚇人——地板是大理石的,一塵不染到如同鏡子一樣可以照人、所有桌子都鋪著白色桌布、上麵擺得全是玻璃器皿、頭頂上的大吊燈也全是玻璃的,蠟燭一照,整個餐廳都在發光,彷佛是玉石雕刻的,他雖然生來就是豪門,但就算是紫禁城也沒有這麼幹淨啊,幹淨到放光一般,這麼幹淨的地方有生以來就第一次見!

兒子們倒不知道老爹被嚇住了,不敢拿腳踩地板,還以為老爹在觀賞這個餐廳呢,就圍著老爺子有說有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