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念安本以為待姬杉一統天下之時,他便可以得詔入都。
但是沒有。
他聽聞朝中熱鬧極了。
四國已滅,自然要論功行賞,加官晉爵。
姬杉奉賞了許多世家,也有許多人憑借一襲白衣就能加官晉爵。
可這些人裏麵都沒有他。
甚至把他調到離都城更近一些的詔令都沒有。
所有的期盼化為泡影,蕭念安難過極了。
姬杉大一統時他已經三十五歲了。
歸期未定,然容顏卻逐漸衰老著。
他的內心焦慮又荒蕪蕭瑟。
傳到都城的信件不能說是石沉大海,可回信內容與他期望的大相徑庭。
蕭念安除了等待,等待所謂的時機成熟之外,沒有任何別的辦法。
這樣一等,便又是兩年。
太王太君後病重,姬杉急召他回都。
蕭念安接到聖旨後即刻動身,日夜兼程,才終於是見到了太王太君後最後一麵。
那夜,太王太君後拉著他的手,氣若遊絲地說了許多。
許多許多。
乃至最後,他還在姬杉麵前最後替蕭念安求了個情。
蕭家早已是今時不同往昔,他希望姬杉能將蕭念安留在都城。
姬杉沉默地應下了。
令珺已經八歲,到了記事兒的年齡,完完全全將顧知年當作自己的生身父親,甚至極為孝順。
她甚為安心。
哪怕太王太君後不這樣病得突然,她本也準備這兩年便將蕭念安詔回來。
然蕭念安聽到那聲應允時,早就哭成了淚人兒,絲毫沒有任何心思為自己而歡欣。
誠然,他知曉太王太君後呢喃回憶的往事都是姐姐的,但這也並不影響他受了老人家許多年的關照。
他真情實感地在為太王太君後哭泣。
*
因著太王太君後的死,蕭念安消沉了許久。
那一句話雖然成功令他留在了都城,卻也無法讓他有多少別的情緒。
姬杉見他鬱鬱寡歡,確實也來看過他幾次。
不過也都是不過夜罷了。
時間果真是傷痛的最好良藥。
太王太君後見證了大周的三代王上,看著大周破而後立,最終稱霸天下。
於是他的葬禮辦得極為隆重風光。
等到太王太君後正式葬入皇陵後,又過月餘,蕭念安終於逐漸恢複正常。
他這才有精力思考自己的事情。
離都多年,朝堂形勢早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是蕭念安早有耳聞的事情。
然陛下後宮之事,他也是這時才知曉的。
傅懷晏二胎得女,又正巧趕上了傅懷玨隨姬杉出征後立下戰功,加之姬杉天下一統後心情大好,直接將他立為了貴君。
倒成了後宮中第二尊貴的男人了。
雖然四皇女年幼,同太女差了足足八歲,目前來看確實沒什麼競爭力。
但蓋不住傅家有兵權啊,而太女背後的溫家卻隻是十足十的書香門第。
皇女年幼不要緊,反正姬杉也剛過而立之年,四皇女成長時間足夠,於是不少人私底下躍躍欲試想要押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