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你的借口多!”李冬青隻覺得頭頂一片黑線:“六娘實歲才八歲,你帶著她能幹什麼?陸同誌沒有問你這個問題?”
“他當然問了,我跟他說六娘現在九歲,過了冬就十歲,能幹活了。雖然說的是虛歲,但總比實歲聽著讓人容易接受吧?”
李茯苓對此接受良好:
“二哥,不是我任性,你想想,如果我去了黑省,家裏就隻剩下了你和六娘,你又得去電廠工作,家裏不就隻剩下了六娘嗎?
她一個人在家我實在是放心不下,所以就想著把她帶著一起去北大荒了。”
李茯苓的話說的,李冬青確實是一點毛病也挑不出來。
之前雖然他也在工作,但家裏好歹有李茯苓和四弟李南星照料著,讓他也不至於太擔心,但是等李茯苓也去了黑省,那家裏大多數時間就隻剩下了六娘一個人。
雖然六娘乖巧,但是卻不能保證不會出任何意外。
李冬青沉默了,李家的家庭成分不好,待在本地的話人人都知道他家的情況,一旦形勢出點什麼變化隻怕家裏會被攪得翻天覆地。他一向政治敏銳,早早的替家裏的幾個弟弟妹妹都做好了準備,
看見報紙上呼籲知識青年下鄉,他便第一時間替李茯苓和李南星報了名,其中四弟李南星被分到了渝市,離得南縣不算遠,出發的也更早一些;五妹李蟬衣從小喜歡聽戲唱戲,他便托人把她送進了部隊當上了文藝兵。
六妹李懷夕年紀小,他暫時還沒想那麼多。
現在李茯苓提起來讓李懷夕去北大荒,李冬青覺得倒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北大荒的環境雖然艱苦了點,但是優點也很明顯:
國家既然能讓十萬轉複官兵進駐北大荒,那就說明北大荒對於國家的戰略定位絕對不低。隻要能吃下這苦,那未來的發展絕對不是一個小小的南縣能比擬的。
去這樣一個幾乎可以說是完全新興的戰略區,是機遇,同時也是挑戰。
他看過關於建設北大荒的報道,去年的支青(是支邊青年不是知識青年)可不輕鬆,李懷夕年紀小,腿短,力氣也小,就怕去了黑省掙不了什麼工分,讓本來就幹不了什麼活的李茯苓也跟著一起挨餓。
“你讓我再想想吧,”李冬青長歎了一口氣,視線落在院子裏正趕著蝴蝶的李六娘身上,感慨道:“要是六娘年紀再大一點就好了。”
李六娘是大哥犧牲以後才出生的,父母給她取名懷夕,除了是和他們五人相配的中藥名外,更多的是因為懷念李玄明,
所謂懷夕,懷念昔日。
也正是因為這樣,她的年紀與其他兄弟姐妹比起來要小上不少。
李茯苓也能猜到李冬青的擔心,畢竟現在這個年頭都是靠工分吃飯。
沒有報名去北大荒前,她也會上工,不過她沒有農村戶口,大多數時候都是單獨割豬草,工分記住李淑華名下,或者直接換錢。
她手腳不算太勤快,幹一天活隻能拿五個工分,
這些李冬青都是知道的,因此他的擔心也是在所難免,
畢竟去了北大荒,兩個人一天隻有五個工分的話肯定是不夠的,別說過好日子,就是吃飽都困難。
李茯苓有空間,自然是知道無論如何她們倆都不會挨餓,可李冬青不知道。
看著李冬青的一臉愁容,李茯苓沒忍住還是開了口:“二哥,你放心吧,我餓著自己都不會餓著六娘的。”
“不行!”李冬青抬起頭,立即反駁:“你自己也不能餓!”
李冬青想了想,一咬牙道:“我過幾天去問一下黑省那邊的農場多少錢能換一個工分,到時候差的工分我用錢給你們補上!總之是絕對不可能餓著你們的!”
聽到李冬青的話,李茯苓心裏流過一絲暖流,但是要讓他收下李冬青的錢,她還是不願意的。畢竟她是有空間的人,空間裏邊的物資可謂是應有盡有,怎麼可能再要他的錢?
李茯苓咬了咬牙,還是決定避重就輕的透露給他一點消息:“二哥,我跟你說個事兒,你聽了可別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