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惜雪城。
青州位於中州東南,青州西北部大片範圍,因靠近中州,貿易交通還算發達,相比而言富足一些,最東南方向毗鄰東海和南海的地方,多山,號稱有百萬大山,不易耕作,民風甚是野悍,時人以打獵打漁為生。
此地缺少教化,以強者為尊,各個村落親族之間時常為爭搶狩獵範圍進行械鬥,所謂械鬥也不過多以石頭,木棍,輔以少量矛,叉的爭鬥,時人多苦,打生打死都是家常便飯。因資源匱乏,幼童夭折者,十之三四。
這裏有一城,原名盲城,原意為上天看不到的地方,曆來是高層權鬥失意者貶遷之地,曆任城主來了此處都是混混日子,與當地刁民一般也能相安無事。
直至七八年前,新來了一位城主,據說是世家子弟,因家族得罪了青州掌權者,舉家都被排擠。新城主來的那個冬日奇寒,一直有雪不入青州之說的盲城飄雪數日,有不少人在那個冬天凍死凍傷。
據說有人看到新來的城主在帶著侍衛,用手在冰天雪地裏將那些被風雪掩埋的人一個個刨出來,一連數日都是如此。
被刨出的人,有些人還有生機,被救活了,有些人則已經僵硬。
後來新來的城主,開始推出文令,禁止械鬥,不服從的一些比較大的村落,族落的領頭人,抓了一些,關了一些,有些窮凶極惡,屢犯不改的,被集中起來殺了頭。
新城主辦了學堂,不管成人還是小孩,均可去學,學的好的,每月每村還有幾布袋糧拿。
然後城主走遍百山,教人開山,開梯田,種糧,種果,集中部落,開礦製鐵,種桑,教女子紡織,組織人在海邊開鹽田,開井製鹽,造船,一方麵自給自足,一方麵與青州北部貿易。
當地人感念新城主仁德,於是將城改名惜雪。
七八年裏世事變異,當初的青州掌權者不知何故暴斃,青州內亂,現在被三方勢力分據。幾方混戰,北部已經生靈塗炭,這兩年有大量難民逃到惜雪城。
楊白就混在一群難民中,來到了惜雪城。
惜雪城在當地城主的治理下有條不紊,城主收編了不少丁壯補充府中侍衛,兵丁。當下城中守衛在各個城門口,給流民登記在冊,同時城外幾門處還有定點施粥。一切倒是有條不紊。
楊白尋得城中一客棧,進得門去,點了幾個菜,要了一碗麵。
這客棧是官府經營,專門為往來惜雪城的北部貿易商人所建立,所以客棧中的客人也不是一般人,隻要進了客棧門,就會被人留意。
“聽說了嗎?嶽淵在東海顯了蹤跡了,據說蘇門第一高手蘇眉帶人親自去圍捕,上百名高手啊,居然又讓這個惡賊給跑了。”
隔壁桌兩個商人模樣的人邊吃邊聊,說到“惡賊”時,忍不住壓低聲音,往四周巡視了一番,看到沒有人注意他們,這才放下心來。
楊白看似低頭吃菜,卻在認真聽他們的談話。
“哎,你這消息落後了,什麼惡賊,我怎麼聽說當年是程硯和嶽峙設伏嶽鬆,構陷嶽淵,要對他趕盡殺絕呢?”
“不能吧?你這從哪聽來的消息?”
“我家有個遠房叔祖,就參加了這次行動,他親耳聽嶽淵說的,這能有假?我感覺這事怕是不簡單。”另一人故弄玄虛道,他說到遠房叔祖參加這次行動時,得意洋洋,生怕別人不知道,提高了聲音。
“不可能,程硯和嶽峙是當今天下的絕代雙驕,如此天人,怎麼有那麼多蠅營狗苟,定然是嶽淵那惡…那廝…滿口胡言,博人同情,好讓人放他一條生路。這麼拙劣的伎倆,我都能看破,蘇眉如此巾幗英豪,豈能被蒙蔽。”先前一人侃侃而談,言辭激動,顯然對程硯和嶽峙極為推崇,不過發現客棧中的人已經被他二人吸引,“惡賊”也不再敢說出口,改為了“那廝”。
“啪。”就聽一個茶杯從角落一處甩出來,朝著說話之人砸去,說話的人矮頭一躲,茶杯飛過,砸在地上,茶水,碎片,灑落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