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黎海城周府(1 / 3)

天下之大不知幾何,就是那傳唱中力比天地,壽同日月一般的三尊四聖在雲遊天外之前,也未曾留下過隻言片語用以描述地廣至浩瀚,海闊之無垠。

隻知道自人族主事天地之始,借縱橫蜿蜒的兩條江流,將其中的秀麗江山分做了東西南北中五域。

南域。

自古便有“年年夏秋兩時節,未逢冬來未逢春”的言談。

也常有“綿綿群山峰連峰,條條碧水浪打浪。”的嘉獎。

活脫脫一幅山川水鄉之地。

南域臨近南海有座城,名曰黎海城,依山傍水,倒是南域為數不多的一處四季如春的好地方。

黎海城靠山而建,臨海而休。

也算不得大,即便是加上周遭數十裏的人家一起,才勉勉強強能夠稱得了一句萬戶人家。

城中有一巨富商賈,姓周名穀世。

周家祖上本是城中巧匠,尤其擅長木藝,得其手藝開設了此處第一家漁船製造坊,因方圓之人十有八九皆以打漁為生,加上周家船坊搭建的漁船結實耐用而且價格利民便造就了現在財力頗豐的周府。

常言說,這天有風雲不測,人有福禍不明。

周穀世雖有萬貫家財,三房妻妾更是各個美豔脫俗,但而立之年已過三旬卻是膝下無子。

這個時代的常識尚為守舊,男子束發之年便可婚配,待到弱冠之時,多數便已子侄遍地跑。而立已過尚無子嗣這是少之又少的存在。

名醫術士不知尋訪了多少,金石丹藥、養身補品更是成堆的往周家送,縱是如此,也絲毫沒有解得了周穀世的煩憂。

眼見周家無後,最為著急的怕是周穀世的母親--周老夫人,各路的菩薩尊者請了一屋子,每日焚香禱告,祈求上蒼憐憫,恩賜一小孫,更是張貼布告,尋天下能人居士,許諾誰可解此憂愁,便以萬顆金珠相謝,並享受周家世代供奉。

也可能是這份虔誠感動了上蒼,就在周老爺三十有四這一年,連陰大雨整整下了兩個多月。

尋常連陰雨季也並不是沒有經曆過,縱使每日都會稀稀拉拉的下一些,也有個簡短停歇的時候,無非是見不了什麼光照而已。

但今年這場雨分外的奇怪,好似天河決了口,自第一日開始那如同金豆子般的雨滴落下那一刻便沒有停歇過,足足的兩個多月。

也幸虧是黎海城依山而建,城中自帶跑水的坡度倒也不至於被這雨水給泡了。

忽一日天氣大晴,陽光普照,自城東走進一老一少兩名灰衣道袍裝扮的男子,長者手持一拂塵,雖是看起來年邁,卻是宏祥滿麵,挺拔健康。

臉頰處始終帶著淡淡的笑意,當真是談笑之間伴道骨,擺手之中有仙風。

年少者則背負包囊,雖是簡單的麻衣灰道袍,卻也難掩俏臉龐,確實一副秀兒郎。

兩人行至門口告示旁,年長者看了一眼周家的告示後,對身後少年說道:“前去揭下,我們周府一行。”

周家是城中大戶,門第並不難找,不過片刻便到了周府門口。

少年疾步上前,哐哐哐輕敲了三下門栓。

也是家中常有仆人在,大門應聲而開來,自門中走出一家丁打扮的漢子上上下下打量了兩人一番,開口問道:“兩位道長何事叩門啊?”

年少道士輕輕展開手中告示。

“主家見禮,小道與師傅遊曆到此處,見城門口張貼了主家尋醫的告示,家師常年遊曆山河,對藥石一道頗有造詣,便想前來一試,還望通報。”

家丁深知主家痛處,且見兩人衣著雖不華麗,但整潔大方,仿佛間倒是有那麼一股道骨仙風之氣,也不敢怠慢,急忙將兩人引入院中。

“兩位道長在此稍後,容我回稟家主。”

“小哥請便!”

周府厚重,看家中陳設便已是富麗多嬈。

單是兩人所處的院中,便有錦鯉遊曳之明湖,觀光納涼之亭台,更有鬼斧神工的假山環抱四季常青的墨竹。鮮花綠植那不用說,紅磚綠瓦更是成片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