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問診記錄裏的瓜(1 / 2)

我叫鄭康,家傳的中醫,傳了很多代的那種,能治普通的感冒發燒,也能治醫院都不收的疑難雜症。我不敢說鄭家醫術有多高明,但幾百年下來,確實活人無數。

隻是,我們家並沒有因此而飛黃騰達大富大貴,始終都在暮縣的一畝三分地上刨食。到了爺爺這輩,更加是隻能窩在鎮上的診所裏,服務十裏八村的老鄉,連縣城都進不去了。

爺爺說,這沒什麼不好的,不爭不搶淡泊名利,才是長久之道。再說了,我們幹的是跟閻王爺搶人的活計,太張揚了,不是什麼好事兒。

爺爺確實很看得開,可這老一套的說辭,年輕人並不認頭,幾個叔伯對這份祖業都沒有興趣,早早出去成全自己的夢想了。

老爹性格比較弱,死活被爺爺按在家裏,生了我之後,跟拉到替死鬼的冤魂似的,帶著老媽就逃了個沒影兒,現在我都不知道他是上哪兒發財,還是在哪兒遭罪。

爺爺在的時候,大家還偶爾有些聯係,爺爺沒了之後,他們也懶得再記起家裏還有我這麼個人。

也就清明的時候,堂哥回來上了個墳,喝得爛醉後,一直拍著我的肩膀說對不起。

隨便吧,人各有誌,沒必要勉強誰。

今天沒什麼病人,外邊又下雨,我就一個人窩在診所看前輩們留下的問診記錄。

這是我們家人的習慣,甭管大病小病,都要整理記錄,不隻記病情,隻要跟病情稍微沾點邊的都記,有些還是病人的隱私。

尤其是遇上一些看隱疾的,那小內容記錄的,比特娘的那種小說都刺激。

我現在看的這本是明朝時候留下來的,也不知道是幾代的祖叔公,他大排行老七,大家就喊他鄭七。

那年,鄭七二十五歲,剛剛獨立看診不久,就被連夜請到縣裏一個趙姓大戶人家,說是太太突發急病,頭痛難忍,讓他看診。

太太不到五十年紀,保養得很好,雖然臉上有皺紋,頭上有白發,可並不像是生了什麼大病的樣子,年輕時漂亮過的痕跡都還在,精神也不錯。

反倒是太太身邊的幾個丫頭,明明才十五六歲,又都是美人胚子,卻不知怎的,臉色發暗、眼神發呆、鼻青臉紫、戰戰兢兢,稍微大點的動靜,就會讓她們激靈一下,惶惶地跪在地上求饒。

見丫頭們這般表現,太太臉上立馬有了怒色,直接就叫人拖出去打板子,可憐一群姐姐被打得劈啪有聲,哭叫連連,打完還讓在外頭跪著,不喊她們,一個不許進來。

鄭七不好過問人家家事,隻能尷尬等候。

太太發落完了丫頭,又讓心腹婆子關了屋門,隻留自己和鄭七二人,才終於問出一句:

“鄭大夫是暮縣名醫,不知可有保養青春的法子?”

保養之法,鄭七爺自然是有的,中醫重的就是養生之道,立馬開始推銷自己的祖傳秘方,可說了許多,卻總不中太太的意。

最後,還是太太自己問出:“先生可知,有種秘術,是通過跟年少女子同睡,再輔以特殊手法、體位、湯藥,能讓五十幾歲的人,身上肌膚光潔宛如二十少女,且體力充沛的?”

鄭七一驚,怎的,這太太年老色衰,為了爭寵,這是想用邪術奪少女青春不成?

說實話,那年頭,琢磨各種邪門歪道的人確實不少,可我們鄭家一直走的都是治病救人的正路,喪良心的事兒絕對不幹。

鄭七不敢回應,太太隻能自己尷尬一笑,說她並不是想害人,隻是年輕時候,真見過這樣的事兒,且對那年輕女子有益無害,所以才想問問。

鄭七一時好奇,便讓太太細說。

太太有些尷尬,可若是隻為尷尬,又請醫生來做什麼?便也就直接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