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一年半的時間,我的第二個故事結束了。
當我又一次敲下『全書完』三個字的時候,心情依然無比複雜。
有太多的話想說,又不知道怎麼說,那我們就慢慢說。
匹夫這個故事,於我而言意義重大,因為在創作該書期間,我從兼職變成了全職,踏上了網文寫手、故事創作這條路。
所幸……匹夫沒有讓我失望,我也沒有讓蕭煬失望,將故事完整地講了下來,有頭有尾,有始有終。
雖然中間過程幾經曲折,但好歹還是挺了過來。
如今書就此完結,還是百般不舍,你們知道我感覺現在正寫完結感言的我像是什麼嗎?
像是一隻遊蕩在南柯的孤魂野鬼。(快去請團子來收了我)
我既無法從我塑造的匹夫世界完全抽離,想繼續偷窺蕭煬他們的故事,又無法在現實中跟匹夫完成割裂,回歸三次元,邁開下一步。
那種藕斷絲連的拉扯感正在撕裂著我的身體和靈魂。
我想了想,要斷個幹淨,還是得先愛個徹底。
我想從頭回顧一下匹夫,從開篇到結局,說一下自己的心路曆程,當作是我給這個故事的道別。
首先是創作這本書的初衷,我上一本書主要寫的就是善惡之間的關係,所以封麵最後用了拚搭的黑白雙色。
而這本書,單論善惡來說沒有上一本那麼互相轉化摻雜,模糊不清,我特地分得很清楚。
咎絕惡。
直接將反派給定死在了惡的一邊,除咎師是善的一邊。
那匹夫我是想寫一個什麼故事呢?
各位讀完的朋友不著急往下看,可以在這裏發表一下自己的想法。
可能會有讀者說是少年成長,也可能會有讀者說是平凡的人做了不平凡的事。
好了,我揭曉我自己的答案。
是人民與資本。
沒想到吧?
在匹夫這個故事裏,咎,就是資本。
而蕭煬,是匹夫,是人民,是革命家。
很多讀者都說蕭煬跟匹夫沒啥關係,每次提到都覺得尬,生硬,其實我想說,或許是我們對匹夫的定義不同。
在有些讀者理解中,匹夫可能指的是有勇無謀的人,類似於莽夫。
是,匹夫這個詞語是有這個意思,可在我這裏,蕭煬從創造之始就不是這樣的角色。
匹夫這個詞語還有另一個意思,泛指平民百姓。
你把蕭煬當成普通人去看,當成一個最樸素最簡單的人去看,我們誰可以都是匹夫,你我他,芸芸眾生,都是。
隻不過蕭煬一直把自己當成普通人,別人和外界卻將他當成上位者,當成佼佼者,當成不普通、高姿態的人。
所以……才有了駕到這一說。
匹夫駕到,換成大白話就是……人民至上,人民萬歲。
所以……我的設定裏咎永遠都無法徹底殺死,隻能是打回未萌之態,即便結局的時候一筒出現將咎祖宰了,在若幹年後依然會有另一種形式的資本卷土重來。
所以……再回頭看看咎類三大定則。
咎絕惡。
咎的第一宗旨不是為了殺戮和繁殖,而是為了侵占和掠奪。
比咎更可怕的,是人。
諸位get到了嗎?
資本永遠不會喜歡某個個體,你能感受到它對你一切所謂的善意,都是因為你能給它創造價值。
所以……匹夫的封麵用了一半明黃色,一半灰色。
明黃象征光亮和希冀,也是蕭煬命寶和一開始元力的顏色,灰色就不用說了,全文都在說那群灰色惡魔。
類似這樣的暗喻其實在書中有不少,最明顯的就是,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感覺出來我這本書有很多偉人的詩詞?
不管是卷名『敢教日月換新天』、『恰同學少年』還是書中的『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這都是。
我全職寫書之前那份工作是公立院校的老師,有些現實經曆。
於是我就以學院為出發點,塑造了這樣一整個故事。
正好借這個機會澄清一下關於我的一些傳聞(哭笑不得)。
我上一份工作確實是老師,不過不是大學老師,也不是語文老師,我大學讀的是工科專業,畢業後的幾份工作也都是和工科相關。
至於是什麼級別學校的老師,什麼學科的老師……反正我已經辭職了,咱們就別打聽了。
硬要問的話……
那我是白鹿學院的術法老師,專門教卡文之術。
…………
從故事的起點開始回顧,第一卷,不畏紅塵。
一直從開書追到完結,一張不落不跳,或者二刷三刷過的讀者朋友應該記得,開篇那幾章、十幾章有多少伏筆,結局有多少呼應。
蕭煬在幾位親人以假死相勸的情況下,由孟修賢帶去了南柯。
進行入學測試,蕭煬獲得第一名,挑選學號時,有了蕭煬和孟修賢定格的畫麵。
當時我就在那段評論過,說這是本書名場麵,我自己還插了個眼。
因為我知道寫完之後,這個場景必然會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開篇、癸卯事變、結局這三個重要地方全都提了一遍。
然後就開始了學院生活,認識舍友、同學、打怪修煉升級等等。
這裏我加了很多我當老師時的真實案例,譬如黃元基半夜三次騷擾蕭煬那個段子。
隻不過現實中,被騷擾的人是我這個班主任……
我一直認為,寫書如果有現實經曆加持會更容易寫出代入感,還是得去多體驗,多見識。
整個第一卷給我印象比較深的地方,除了開篇和入學那時候,還有幾處。
比如第一百章孟修賢開出的那一槍,那段對話我就印象很深刻。
其實孟修賢在這一卷很多台詞我都印象極深,畢竟是我理想中的完美老師形象,現實中我做不到的,隻能讓孟修賢去幫我做到。
還有讀者問我之前是不是和孟修賢一樣的老師,呃……
我隻能說,我比不上孟修賢一根腿毛。
再比如,蕭煬和卿伊瑟曖昧的描寫。
幫大家回憶一下。
…………
空蕩蕩的教室裏隻有一前一後的少男少女,左側窗簾拉開,夕陽照進來披在課桌上和書本上,唯美且淡然。
窗外,微風在摩挲樹葉,沙沙聲像是在二人的心窩裏撓癢。
蕭煬用手肘撐住桌麵,十指交叉墊著下巴,麵帶淺笑看著卿伊瑟,一雙明目清澈透亮,不夾有任何一絲雜質和欲望。
卿伊瑟雙手持書,頷首垂眸,嘴角微微彎起一絲弧度。
微風在起哄,樹葉在鼓掌。
夕陽在偷看,書本在圍觀。
情竇初開的他,看了一下午的她。
她看了一下午的書,想了一下午的他。
…………
我是真喜歡這種感覺,嘴角快壓不住了。
說實話,我真不覺得蕭煬和卿伊瑟感情線有任何問題,在知道轉命之術這件事後,回過頭再去看前麵卿伊瑟和蕭煬一年級對彼此的表現,完全合乎情理,簡直不能再合理了。
就算當下閱讀到的時候覺得有些疑惑,難道就不能允許後麵會有這方麵的伏筆嗎?
就不能帶著一點點疑問和期待去看書嗎?就沒想過這是刻意為之嗎?
就直接把這定義為尬,屎盆子扣作者頭上嗎?
我扣你大……
算了,我忍住。
整個第一卷,大致就是鋪出世界觀、背景觀、體係設定,引出各個人物,表述清楚人物之間關係,主打一個新鮮感。
當然,中間也穿插了一些我當老師時想表達的理念和思想。
白鹿學院的生態,就是我理想中學校該有的樣子。
教育,不該讓學生感到痛苦。
…………
第二卷,恰同學少年。
啊啊啊啊!
我好喜歡這一卷。
兩首百字令、蕭煬跟卿伊瑟告白、蕭陸二人坐在客棧屋頂喝酒……
蕭煬、卿伊瑟、陸行簡、邱若楠四個人出去結伴而行遇險最後化險為夷……
孟修賢開的那堂戀愛主題班會……
閔齊一事被揭發,蕭煬被罰,同學們一起幫他打掃玲瓏廂……
太多讓我反複回味的段落,以至於有時候我都懷疑這他麼是我能寫出來的東西?我配嗎?
這一卷的少年意氣,少男少女之間的懵懂和冒險,同學犯錯一起扛等等,我都好喜歡。
個人認為是最像校園小說的一卷,有成長,有歡笑,有眼淚,有感動,有憤怒,有驚慌……有我對理想中學生時代的一切。
…………
來了,第三卷,桃月呦呦。
別急著罵我出生,我知道這一卷死了很多人。
可是……古今中外又有哪本小說不死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