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地麵對所有的不如意(1 / 2)

優雅地麵對所有的不如意

雖然林徽因一生中的很多時光是在病痛中度過的,但她很少讓人意識到她身體的不適。“我和建築係的老師們往往在梁家聽了滿肚子的趣聞和各種精辟的見解與議論之後,在回家的歸途上,對梁、林兩位先生的博學與樂觀精神萬分感慨。我從沒有聽到過他們為病痛或生活上的煩惱而訴苦。”作為留下文字記憶的不多的見證者之一,林洙對林徽因的堅強品質給予了充分肯定。

林徽因隻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麵或者最能給大家帶來收獲與快樂的方麵展示給了大家。當然,一個女人,其優雅的談吐欲獲得某個人的認可或許並不難,但要得到更多人,尤其是水平很高的人的認可,的確是不容易的。林徽因的老朋友費慰梅是美國著名漢學家費正清之妻,她是研究東方古代藝術的專家,畢業於哈佛大學美術係,曾任美駐華使館文化專員。她曾這樣形容林徽因:“她的談話同她的著作一樣充滿了創造性。話題從詼諧的軼事到敏銳的分析,從明智的忠告到突發的憤怒,從發狂的熱情到深刻的蔑視幾乎無所不包。”優雅談吐所散發出來的芳香,也不僅僅是知識與幽默的結合體,更多的是其個性與真情的流露,還包含著一些創造性與率性在裏麵。

林洙在書中講道:“其實,他們的現實生活十分艱辛。解放前清華的教工宿舍還沒有暖氣,新林院的房子又高又大,冬天需要生三四個約有半人多高的大爐子才暖和。這些爐子很難伺候,煤質不好時更是易滅……室內溫度的高低冷暖,直接關係到林徽因的健康。我回轉身來,見到林先生略帶咳嗽、微笑著走進來,她邊和我握手邊說:‘對不起,早上總是要咳這麼一大陣子,等到喘息稍定才能見人,否則是見不得人的。’她後麵一句話說得那麼自然詼諧,使我緊張的心弦頓時鬆弛了下來。後來我才知道,她這句話包含著她這一輩子所受的病痛的折磨與苦難。”

可見,林徽因的優雅已經超越了現實生活對她的束縛,雖然生活境況並不如人意,身體狀況也是那麼不理想,但她依然樂觀地麵對生活。林洙很吃驚地看著她,覺得再也沒有見過比林徽因更瘦的人了,但“她那雙深深陷入眼窩中的眼睛,放射著奇異的光彩,一下子就能把對方抓住”,仍舊是那樣的氣質不凡,優雅已然融入了她的骨子裏,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

一個人有了好的心態,才能享受人生。不奢望太多的東西,隻要這一生中有自己的居所,有自己的小家甜蜜而溫馨,每天過著快樂的生活就夠了。隨緣的愛是最幸福的愛,無須計劃,無須設計,一切都順理成章,輕鬆,自然,流淌著最本真的愛,相愛的人兒自是充滿著感動,心喜,激動。

再者,每個人的一生都很少一帆風順,或平淡,或驚奇,或險惡,或複雜,乃至幾起幾落,大喜大悲,不要抱怨自己是多麼的不幸,多麼的可憐,靜下心來想想:讓滿是皺紋的心靈舒展,鎖定新的人生坐標別讓心太累,不要追想太多已不屬於自己的人和事,把過去那些不開心的事情全部舍棄掉,做自己喜歡的事,哪怕別人都笑自己傻,自己也完全可以全身心地去做,隻要自己喜歡,隻要做這件事會讓自己開心快樂!隻有自己的快樂才是自己該在乎的;別怕別人說什麼,除了幫自己快樂的話,自己都可以不聽。這樣自己的心就簡單了,事就簡單了,自己的快樂就多了,要使自己的生命獲得極值和炫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讓它們揪緊自己的心靈、擾亂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