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師奶奶」張愛玲寫過一篇《談音樂》,她也上來就說,她喜歡氣味和顏色,不那麼喜歡 音樂,因爲「音樂永遠是離開了它自己到別處 丟的,到哪裏,似乎誰都不能確定,而且扌 到就已經過去了,跟著又是尋尋覓覓,冷冷 淸清。」
逼恰恰是周璿的歌給我的感覺。周璿的嗓子,其實是純眞而明快的,和李香蘭的「都市感」不同,她一開口,就讓人產生一種不諳世事的憐愛感。她聲音並不大,但隻要響起一兩個 旋律,飄到耳朵夏,就彷彿生了根,不由自主地哼起來,無論是「家山呀北望,淚呀淚沾 襟還是「浮雲散,明月照人來」,一直到旋律結束,心底下升騰起來的,是一支叫做「往事」的線香,紅色的一點一點,裊裊青煙,那種莫名的惆悵就跟著湧了起來。
我並不是時代曲的專家,坦白說,接到要寫周璿的歌曲這個「嚴命」的時候,心中是有些忐忑的,怕寫不好,怕寫不專業。
2023年仲春,當我在香港電影資料館宴看完周璿的《歌女之歌》時,這種感覺再次出現。 《歌女之歇»是一部集中展現周璿歌喉的電影,富家子葉春華(王豪飾)爲在友儕間逞一時威風,決意要把夜總會歌星朱蘭(周璿飾)追到手。朱蘭卻鍾情於窮畫家方誌偉(顧也魯飾),故多番拒絕春華的追求。朱蘭眼見誌偉鬱鬱不得誌,佯稱誌偉爲其表兄,請春華介紹他到廣告公司工作,惟當誌偉得知實情,隨卽憤然辭職,更把朱蘭斥罵一頓。春華乃乘虛而 人,奪取伊人芳心,朱蘭不久懷有春華骨肉,此時又發現自己的母親當年被春華的父親姦 汙而自殺,朱蘭前去和春華對峙,春華卻棄之不顧,眼看悲劇又要重現,葉家老僕永泰憤 而刺斃春華。
這部電影拍攝於1948年,周流完全經不起老,明明扌二十八歲,開場唱《愛神的箭》,滿臉疲倦,一點看不出《馬路天使》小甜心的影子,但《歇女之歌》的「狗血」劇情,禦如同命運的 詛咒,和周璿的眞質人生作了預警,一機的唱歌厲生,一機徽孕得不到孩子生父的飛認,一機的精神崩潰••更吸引人的是周璿在電影中所唱的六首歌曲,這大約是我們能看到的最直接的周璿作爲歌唱家的舞台風朵,稱作歌唱片也沒甚麼不可以,因喬周璿在其中的幾個唱段實在出彩,《陋巷之春》一段的試聽搭配處理是最好的。
大首歌的作詞均於陳蝶衣,作曲方麵,第一首是《歌女之歌》,作曲陳歌辛;第二首是(愛神的箭》,作曲黎錦光;第三首《晚安曲》,來自劉如增;第四首《知音何處尋》,來自莊宏:第五首《陋巷之春》和第大首《一片癡情》都來自李厚囊 。整部電夥的音樂製作則由頤歌 辛承包。
這幾乎是周璿整個歌唱生涯的頂配組合了,而這些歌曲,都和周擬早期出名時所唱的《天涯歌女》等小調,有了天壤之別。
這當然是創作者們有關,也和周璿自己的歌唱特點的變化有關。這段時間,帶給周瑽最多改變的人便是有「歌仙」之稱的陳歌辛,1947年的《長相思》;1948年的《花外流驚》、《歌女之歌》和《清宮秘史》;1949年的《莫負青春》,女主角均喬周璿,負賁道些電脫的音樂和歌曲創作者,則是陳歌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