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信息

書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實訓教程

作者:範冬雲主編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09

ISBN:978-7-305-17379-0

前言

根據《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幹意見》(教思政[2012]1號)的精神,按照《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係創新計劃》(教社科[2015]2號)和《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教社科[2015]3號)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注重發揮實踐環節的育人功能,創新推動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主要促進學生理論知識的把握和認知能力的培養不同,實踐教學既包括對學生理論知識學習的考察,也包括對理論知識的實踐轉化應用,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交流溝通能力等多項能力,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情感意誌、道德品格等。總之,實踐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教學的必要補充,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的有效途徑。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實訓教程》是依據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國統一使用的大學本科思想政治理論課係列教材編寫而成的實踐教材,緊扣全國統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教學大綱中的教學目的、要求及重難點內容,按專題凝練實踐主題,開拓實踐教學項目。實踐教學項目的形式力求新穎、多變、有吸引力,內容力求抓住課程重點、與時俱進且貼合學生實際與興趣,操作力求方便、經濟、可行。本實踐教程力求成為一本讓教師拿起來能用、學生操作起來規範有序的實踐指導用書,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走向規範化、係統化、多樣化。

本書編寫者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包括課內實踐和課外(社會)實踐兩部分。其中,課外實踐尤其是社會實踐往往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在集體組織上受到資金、師資力量、出行安全保障等問題的困擾,往往隻能組織少數學生開展,以點帶麵,過程也缺乏指導性和可控性,故社會實踐項目的開展應少而精;課內實踐在組織和操作上更具便捷性和可控性、參與更具廣泛性、過程更具指導性,且能與課程理論教學緊密銜接、相輔相成,因此課內實踐教學項目的開展可多而廣。另外,在校內建立專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訓練廳,將更便於各類課內實踐教學項目的順利開展。

本書集聚了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多年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成果。教研部教師主持國家級、省級及校級課題項目多項,積極參加各類國家級、省級及校級教學競賽,指導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和大學生暑假實踐項目並取得良好成績,為本書的編寫出版積累了豐富素材。本書由範冬雲主編,金坤城主審,房雲參與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篇重難點部分和知識強化部分的編寫。在編寫中,我們吸取了國內外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參考和引用了其他高校同仁們的一些經驗和做法。另外,學院各級領導從不同方麵給予本書的編寫大力支持,南京大學出版社的編輯為本書出版做了大量工作,在此深表感謝!

本書提供基於二維碼技術的學習開放式互動平台,編者將“知識強化訓練”以及相關知識內容收錄進該平台,讀者可通過關注“南大悅學”公眾號,查看相關內容。

教材的編寫是一個需要不斷實踐積累和理論創新的過程,加上編者的學識和水平有限,故本書難免存在諸多疏漏和不足,敬請批評指正!

主編 範冬雲

2016年9月

緒論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概述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環節,是新時期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的重要途徑,是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法律意識和道德修養最直接、最生動的形式,是形成價值共識、增強價值認同的行之有效的教學實踐活動。為此,我們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係列課程中開設實踐教學環節。

一、指導思想

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為指導,全麵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秉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現代教育理念,以鞏固認知、鍛煉能力、提升素質、堅定信仰和服務社會為主要目標,以參與體驗形式多樣的實踐教學活動為主要手段,引導大學生將所學變為所用,使大學生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不斷增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說服力、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