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緡,夏朝的中興之母(2 / 3)

後羿雖然暴虐,卻十分信任這個鐵哥們寒浞。在重大官方場合,寒浞總是不離後羿的左右,起到了保鏢兼謀士的作用。

但是在寒浞的心裏,卻一直對後羿不服氣。

為什麼王位是他的,金銀財寶也是他的,漂亮的女人還是他的。這公平嗎?

寒浞一遍一遍地問自己。我比他差多少呢?我為什麼不能得到這些?

每當寒浞想到這些,心中的妒火就會燒得異常激烈。

殺了他,取而代之,寒浞的心中萌生了一個罪惡的想法。

當一把明晃晃的匕首插人後羿的後心的時候,後羿此時的瞳孔中留下了微微冷笑的寒浞的影像。

一條血線噴了出來,後羿倒下了,為了權力爭奪了一輩子的梟雄,被另一個渴望權力的人謀殺了。後羿帶著對人世的不舍離開了人世,離開了自己費盡心機得到的王位。

得到了,一切都得到了。

寒浞即位了,他上台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霸占了後羿之妻純狐。

寒浞和後羿相比,在政治上他是個更為殘忍的人,在軍事上他是個更為老道的人,所以他安穩地在王位上坐了六十多年。

後羿雖然篡位,他還最少給夏王朝的王室留下了點血脈,並沒有難為他們。可寒浞即位後,一心想要滅掉夏部落,他對夏王朝的宗室,采取了“種族滅絕”的政策。很快,他開始對被後羿放逐的夏朝的名義君主夏相下毒手了。

很多時候,更大的悲劇是在複仇主義的情緒下產生的。

這時的夏相經曆了後羿篡權的事件後,漸漸感覺到想要擺脫現在的窘境隻能依靠自己的努力。他已經開始在自己的周圍暗暗地培養勢力,他相繼征討了淮夷、風夷、黃夷,並與於夷建立了友好關係,不斷擴大著自己的勢力。

但是寒浞絕不是個簡單的人物,他在政治上要比後羿老道,他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點,並馬上采取行動要把夏朝最後的一股勢力剪滅掉。

夏相雖然一心想要複國,而且已經做了精心的準備,隻是他不知道自己的對手已經換了人。那個還算有點憐憫之心的後羿已經被寒浞殺了。

取代後羿的是一個更為可怕、凶殘、成熟的對手。

夏相的結局,《左傳》上用了一句話來描述:“使澆滅斟灌氏及斟尋氏,而相為澆所滅。”

這裏的澆就是寒浞與純狐的兒子,這個澆很厲害。《帝王世紀》上說:“澆多力,能陸地行舟。”在旱地裏能劃船,很明顯是個大力士。

夏相組織了聯軍,對抗澆所率領的有窮氏軍隊的進攻。

不過,很多時候,自以為正義的人大多數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夏相想要複國,拿回屬於他的一切,這本身並沒有錯,而且也順理成章。

但是曆史的成敗講的是實力,而不是順理成章的邏輯。

夏相敗了,他死得很幹脆,幹脆的沒有留下任何的記載。

寒浞放心了,自己的心頭大患終於被自己幹掉了,但是寒浞不知道一場新的複仇就此又拉開了序幕。

力挽狂瀾的女人登場

英雄總是在一番鋪墊之後才會登場,更何況這個故事的英雄是一位女性。

後緡,夏相的妻子,著名君王杜康的母親。關於這位偉大的母親,有的人說正史中找不到記載,我覺得這種說法並不正確。

第一正史《史記?夏本紀》中確實沒有對這位女性做記載,故為《史記》作注解的史家說:“然則帝相自被篡殺,中間經羿浞二氏,蓋三數十年。而此紀總不言之,直雲帝相崩,子少康立,疏略之甚。”

翻譯過來就是說因為司馬遷的疏忽而沒有寫這段曆史。

這種說法顯然是站不住腳的,我個人認為不是太史公的疏漏,而是司馬遷故意的選擇性失憶!

大家請看《史記?吳太伯世家第一》中引用的伍子胥的一句話,伍子胥諫曰:“昔有過氏殺斟灌以伐斟尋,滅夏後帝相。帝相之妃後緡方娠,逃於有仍而生少康。”看見了吧,不是司馬遷的疏忽而是司馬遷主動回避了這段曆史,但他還是在《史記》別的章節裏留下了蛛絲馬跡。

史家曆來不喜歡反賊,王莽、曹操的形象就是這麼被醜化的。司馬遷是故意不提寒浞這個很有能力的反賊,隻要不提這段曆史,當然後緡也就捎帶著被無情地抹去了。

從伍子胥的話可以看出,夏相死的時候,她的妻子懷有身孕。《春秋》上也說“後緡方娠。”

傳說,夏相和後緡是一對很恩愛的夫妻,後緡是有仍氏部落首領的寶貝女兒。

夏相被殺了,可是後緡活了下來。

當時如果後緡沒有懷孕,她的選擇有兩個,一是自殺殉夫,二是和純狐氏一樣,屈從於寒浞。

但有了孩子呀?怎麼辦?大家看過金庸的《射雕英雄傳》吧,想想郭靖的母親李萍的遭遇吧。她任由壞人欺辱,卻始終懷有信念,最後在蒙古才把孩子生下來。

這就是母親的偉大,再懦弱的女人一旦懷上了孩子,她的性格也會變得無比堅強。

後緡就是這其中的典型代表。

傳說,後緡是在仆人的協助下,從牆壁的狗洞上鑽出來的,這才躲過一劫,處境可謂是相當的危險。

當然我個人來講,不讚同這種說法。

因為要是到了要爬狗洞才能逃跑的地步,肯定是被別人堵在家裏了。這就有一個比較簡單的邏輯加常識的問題了。

如果是一個凶徒,闖進你的家,你的丈夫為了保護你和歹徒廝打,你趁機逃走這絕對有可能。

但是別忘了,包圍後緡的是寒浞的軍隊呀,你就是住再大的房子也肯定會被包圍的,那時候沒有下水道可以逃跑,除非你修好了通往很遠地方的密道,否則你恐怕剛從狗洞裏伸出腦袋來,就被大刀片招呼了。

而且後緡還是一個身懷六甲的女人,能鑽得了狗洞嗎?

狗洞有多大?春秋時,楚國為了嘲笑晏嬰身材矮小,不讓晏嬰走大門而讓他走狗洞,楚國人本身就知道狗洞很小,晏嬰是不可能鑽過來的,就是為了羞辱他一下而已,並不是真讓他爬狗洞。

所以,後緡爬狗洞的故事我認為不屬實。

不過故事也有它的背景,當時的情況凶險萬分那是肯定的,夏相兵敗被殺,但是他的象眷還在他的大本營,一個部落打敗另一個部落,首先要幹什麼?學過曆史的人都知道。搶!搶土地、搶財物、搶美女、搶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