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大房國使臣的提議(1 / 1)

而遠在千裏之外的大恒國國都內,宰相楊長權和兵部尚書蕭何還沉浸在那筆巨額財寶帶來的歡愉之中。他們每日設宴歡歌,享受著權力和財富帶來的快感,仿佛這個世界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他們對於康城所發生的一切一無所知,更不知道他們放走的那些戰俘如今已經投靠了趙宇飛。

然而好景不長,大恒國的平靜很快被打破。大房國的使臣突然求見楊長權和蕭何二人。

在金鑾殿上,陽光透過繁複的雕梁畫棟,灑在鑲嵌著龍形圖案的青石地板上,形成斑駁的光影。小皇帝依舊端坐在高高的龍椅上,他的身影在光影中若隱若現,仿佛一個精致的玩偶。他手中把玩著一個五彩的陶瓷球,眼神中透露出與其年齡極不相符的淡漠。旁邊,皇太後儀態莊重地坐著,鳳冠霞帔在燈光下閃爍著柔和的光澤。

朝堂上,文官以孔孝廉為首,他們身著錦袍,帽簷低垂,遮住了半邊臉。他們靜靜地站在一側,仿佛一群正在沉思的鶴。而另一側,武官們由蕭何統領,他們身披鎧甲,腰間掛著佩劍,目光堅定而冷峻。

宰相楊長權上前一步,打破了朝堂上的寧靜。他詳細敘述了大房國使臣來訪的情況,每一個細節都描述得栩栩如生。他談到大房國提出的請求和瓜分大融國的計劃,如果他們答應大房國的請求,可以得到尚清江以西的大融國一半領土。

另外他還轉達了大房國使臣向大恒國的道歉,使臣說:“我們不應該攻打康城,我們沒有想通過康城攻打大恒國的目的。引起了你們的誤會,是我們的錯。”

楊長權的語氣中透露出微妙的情緒,似乎在權衡著利弊得失。

大恒國朝臣們議論紛紛。各意見不同。

朝堂上頓時炸開了鍋。大臣們議論紛紛,各抒己見。皇太後眼中閃過一絲貪婪,她似乎被大房國提出的巨大利益所吸引。而林詩雅和孔孝廉則麵露憤怒,他們覺得這是一種背叛和侮辱。

楊長權和蕭何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他們心中有著共同的擔憂:不能讓趙宇飛回來。於是,他們提出了一個既不得罪大房國又能拖延時間的策略:暫時不答複大房國的請求也不明確表態。

趙宇飛的名字在朝堂上被提及,仿佛一陣風吹過平靜的湖麵激起了漣漪。他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如同神祇一般崇高而威嚴;他在戰場上的英勇事跡更是被傳為佳話令人敬畏。然而對於金鑾殿上的這些人來說,趙宇飛的存在卻像是一把懸在他們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令他們寢食難安。

他們多希望趙宇飛的力量在與大房國的交鋒中被削弱,甚至希望他戰死沙場。然而這種心思在明麵上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流露出來的。趙宇飛不僅是一個令人敬畏的英雄,更是一個擁有強大勢力的存在。

朝堂上的氣氛變得微妙而緊張,每個人都懷揣著自己的心思和盤算。小皇帝依舊在龍椅上玩著玩具,仿佛這一切都與他無關。皇太後則靜靜地觀察著朝堂上的一切,她的眼神深邃而難以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