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數月大的嬰兒躺在嬰兒車裏,雖然還不會說話,但心裏卻湧現出一些重大問題:
“我是誰?
我從哪裏來?
我要到哪裏去?“
盡管這些問題對這個嬰兒來說顯得沉重,既在心理上也在生理上,但最終這使他沉沉地進入了夢鄉。
光陰如梭,歲月如歌,但對於一歲多的主角而言,時間過得仿佛一片寧靜,他的生活充滿了無憂無慮。如今,他已經不再思考那些高深的問題,取而代之的是對自己身份的一些認知,如他的英文小名五德和韓國大名金州民。他也明白自己似乎重生或穿越到了這個時空,成為了美籍韓裔,並且已經適應了這個時代的生活。但他也開始思考新的問題,例如:“我的上一世父母還好嗎?”
數年匆匆而過,時間來到1994年的秋天,洛杉磯依然熱鬧非凡。這一天是十月二十四日,一個周一。蘇珊老師正在興致勃勃地講解一百以內的加減法,但教室裏的孩子們顯然對此不感興趣,雙眼無神,有些昏昏欲睡。
鈴聲響起後,教室內瞬間熱鬧非凡,學生們整理書包,女生們組成小團體商量今天去誰家玩,而男生們則背著書包,拿著棒球裝備,興高采烈地準備去爭奪球場。蘇珊老師試圖提醒孩子們注意安全,但無人理會。
“ 一個頭發蓬亂的男孩站在教室門口,激動地揮動著手臂。
“率領我們一年級的隊員打敗二年級!“ 五德神色淡定,背上書包,來到羅爾迪麵前,一如成年人般拍了拍他的肩膀。
” 金英熙一本正經地開車,表情莊重,似乎對這些事情了如指掌。
“ 五德毫不猶豫地戳穿了他父親的偽裝。
“怎麼可能?這些事情還需要你媽媽教我嗎?“ 金英熙擺出一副自己一直是個老手的樣子。
“ 五德白了他一眼,他的父親對生活中的小事一竅不通,這點五德再清楚不過。
就這樣,他們駛向了家中,留下了一個精明的母親
... 金英熙突然露出馬腳。
“
金英熙轉過臉,瞄了一眼五德,心裏無聲地稱讚著自己的兒子,他真是個省心的孩子。
當五德還小時,金英熙常常聽到同事、鄰居和朋友們抱怨自家孩子的鬧騰和難以應付,但他卻無法理解這種疲憊和無奈。因為他家的五德一直表現得很乖巧,隻在需要喂奶或換尿布的時候哭鬧。這讓他誤以為嬰兒就是這樣,覺得育兒書籍和電視節目都在誇大其詞。
直到一年後,他的鄰居和好友鄭家的女兒毛毛出生,他才恍然大悟。隨著五德的成長,他不斷改變了自己的認知。五德一歲時,就像其他孩子兩三歲那樣,,甚至能從韓語書籍中學會一些漢語。四歲時,幼兒園老師告訴金英熙,五德可以在三秒鍾內解答幼兒園的智力數學遊戲問題,但警告他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讓金英熙無言以對。後來,金英熙逐漸不再幹涉兒子的事情。
雖然五德成績優異(這是理所當然的),熱愛體育,尊敬父母和長輩,關心晚輩,行事可靠,但他有點嘴貧,常常拿自己開玩笑,不留麵子。金英熙對此感到欣慰,他的兒子真是令人省心。五德的家位於韓裔聚集社區,距離學校隻有三個街區。金英熙在車上胡思亂想,不知不覺間,車已經停在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