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童年(1 / 1)

鄉下的童年最有味道,沒有照片的留念,隻有內心對那份記憶的執著。

這是江音存在於世上的十六年中,最快樂的幾年。

江音是留守兒童,她不懂得父母的陪伴是什麼感覺,對愛的概念也很模糊,空虛的沒有依靠的,他們要不要自己也無所謂。江音隻知道有奶奶就足夠了,奶奶會給江音最好的,零食是不斷的從來都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江音看看電視吃著零食就很滿足了。有時,後邊房子裏的大哥哥們也會帶江音一起玩,帶她去村上買五毛錢的辣條,再帶她去抓螞蚱,螞蚱炸著吃也很好吃。

“音音都叫你別和她玩了,她不愛幹淨,臉很髒……”

江音每次聽到這些都是不搭理,她很喜歡這個朋友,因為這個朋友是她唯一一個一直陪在自己身邊的人,每次待在她的身邊都覺得自在心安。

傍晚時分,江音跟著幾個大哥哥去抓知了,拿著個老式手電筒,往高高的樹木上照著,即使褲子上經常沾上野草樹枝,她也願意在樹林裏奔跑。小男孩們大聲喊著,學著猴子的叫聲在漸黑的夜裏,江音也不會害怕這漆黑的夜。“你們抓著幾個了?”江音問。

“不多,三個……”

“嘿嘿我五個!”

“你那邊知了肯定多,我來了~(~ ̄▽ ̄)~”

江音看著自己空蕩蕩的桶,心裏有些難受,無精打采的往前去了,再前麵她看到了舅媽,舅媽熱情地打著招呼,她內向的點了點頭江音的性格就是這樣不擅長與別人講話,別人聲音稍微大一點就會哭出來,這種高敏感的性格一直伴隨到她的初二。

“舅媽把這桶給你,那麼晚了快點回去吧!”

“好……”

回到家後,昏黃的燈光照在飯菜上,奶奶驚喜著江音的收獲,“是舅媽給的”奶奶一聽頓時變了臉色“你也知道你媽不要你了,少和他們來往”江音聽了就嗯了一聲,她也很少看到自己的媽媽,在她的印象之中母親是冷血的。

春天小夥伴們一起放風箏;夏天他們一起拿荷葉擋雷陣雨,捉知了,吃著鄉裏鄉親送的西瓜,粽子還有江音每年生日都會吃的生日蛋糕;江陰最喜歡秋天,帶著草帽躺在草垛上看夕陽看著多變的雲,生活平淡卻也真實的快樂著。江音看著夕陽入了神,移開視線後圈圈光暈五彩繽紛在眼前,風吹動稻子“沙沙沙”的作響;冬天是江音賴床的日子,但在農村生活的江音起來的挺早,小夥伴們打雪仗,撿樹枝燒火。每當漫天大雪時,江音就開始倒數著與父親春節相見的日子,父親抱起她,會用胡渣蹭江音的臉。而她的母親很少回來,因為他們已經離婚了,江音對這份親情麻木又陌生。

他們永遠不知道江音所受的委屈,在小學被男孩子們捉弄,扔石子,惡作劇有一次甚至尿在瓶子裏,扔給江音,江陰忍受著隻會趴在奶奶腿上哭泣。父母都在身邊時周圍是空無一人,奶奶總說有她呢,可是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沒人幫著江音成長,無人引路無人開導。

這也持續的影響著江音的心態和精神,童年結束後,江音每天都在內耗不停的內耗,哭泣無助甚至崩潰……

“火車通往哪裏?”“通往遠方”火車伴隨著長鳴和白色的煙霾,遠了……江音站在草地上看著火車離去,那是火車在替她呐喊了一次,眼角的淚水被風抹平著親吻著……